• 长城网承德频道欢迎您
承德网群: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承德频道 >> 承德新闻

汇聚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建设的磅礴伟力

来源: 中国承德 作者:李敏 2018-03-08 09:51:2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伟大的事业,伟大的变革,必定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向前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系统规划和全面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守正开新,气象万千。我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事业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巩固。

  理论武装浓墨重彩,舆论引导卓有成效,道德建设熠熠生辉,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喜人,文艺精品好戏连台……翻开2017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画卷,亮点纷呈,催人奋进。

  回眸2017,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为推进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舆论保证和良好精神文化条件;用更响亮的主旋律、更强劲的正能量,激励全市人民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高举思想旗帜引领新发展——着力深化理论武装,提供强大舆论支撑,党心民心极大凝聚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2017年11月7日,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不久,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周仲明带领市委理论中心组成员赴塞罕坝机械林场重温入党誓词,主持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省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

  越是伟大的时代,越需要精神的引领;越是逐梦的征程,越需要理论的指引。

  旗帜指引方向,火炬照亮前程。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人心,使之成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政治上的主心骨、思想上的定盘星、行动上的指南针,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

  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举伟大思想旗帜,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精心组织开展理论“铸魂”工程。年初确定了13个学习专题,全年组织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扩大)学习10次。通过组织专题培训、主题征文、县(市、区)委书记访谈、知识竞赛、音(视)频征集展示等活动不断丰富和拓展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自媒体理论学习平台,打通理论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组建宣讲团300多个、草根宣讲队3690个,开展各级各类宣讲达万余场次,严谨生动地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讲明白,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透彻,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直接受众75万人次,间接受众达1300万人次……

  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头宣讲,深入实施理论“扎根”工程。仅党的十九大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周仲明共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20场次,市长常丽虹宣讲12场次,带动全市广大党员群众广泛兴起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网络。

  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强大的力量。

  更好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然要求深化理论研究阐释,帮助人们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创新观点、实践要求。

  紧贴中央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省、市委的新安排新部署新举措,深挖全市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特色亮点工作,组织编报各类重点稿件和调研文章50余篇,《河北宣传》刊发我市稿件18篇。《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调研报告》,获得市委多个领导重要批示。2017年6月份,我市被中宣部舆情局新增为全国社会舆情信息直报点。2017年,我市社会舆情信息和调研部刊工作总分排名全省第一。

  学懂、弄通、做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引导全市人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

  思想的伟力激荡紫塞大地,党心民心极大凝聚,社会共识不断扩大,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在人民群众心中落地生根,全市上下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有了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我们就有了领航人!”“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就有了航标!”“只要一心跟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走,各项工作就能乘风破浪、排除万难。”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全市各族人民的心声,更是新时代紫塞大地处处展现的新气象新风貌。

  弘德扬善唱响时代主旋律——公民道德润物无声,精神文明不断提升,见贤思齐正能量不断汇聚

  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营造出112万亩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将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目前的80%,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弘扬主旋律,社会思想就有了主心骨;传播正能量,社会发展就有了动力源。

  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学习塞罕坝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及时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座谈会,深入开展“学习塞罕坝加快走新路”大讨论活动,努力在全省、全国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的大背景下,走在前列,争当先进。

  拍摄制作弘扬塞罕坝精神“承德市生态文明建设巡礼”电视专题片,组织举办“承德市生态文明建设巡礼”大型成就展览,全面立体展现承德建设生态强市的光辉历程。积极组织并配合筹办全省和全国塞罕坝先进事迹报告会和中省直媒体集中采访活动,使塞罕坝先进事迹在全省和全国引发广泛而强烈反响。

  2017年12月5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标志着我市多年关注和培育的塞罕坝典型被成功推向世界。我市作为塞罕坝典型的发现者、培育者、推动者和参与者,充分调动了各级各类宣传资源,得到了各系统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由此也成为我市典型宣传的一座历史性丰碑,是我市构建大宣传格局的成功实践和生动写照。

  好故事讲到哪里,感动和力量就传播到哪里。

  过去一年,我市拓展社会宣传形式和载体,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美丽河北·魅力承德”最美系列推选展示活动,涉及最美人物、景物等评选活动30余项,向省推荐我市最美人物(景物)300余个。围绕“中国梦”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了第四期中国梦百姓故事汇、第四期“诗词楹联颂党恩”等系列主题活动。兴隆县烈士陵园获准成为第五批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市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达52家。我市6个县(市、区)56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和围场、丰宁全覆盖工程第一批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建设成效及经验做法得到中宣部督查组的肯定。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发展需要价值导航。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我市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建创并举、示范推动,精神文明创建水平不断提升。

  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牵引,统筹推进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单位和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全市累计投入创城资金1.3亿元,综合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景区景点4个专项治理行动,完成城市道路维修3.4万平方米,改造升级老旧小区52个,增绿补绿3.86万平方米,硬化美化社区道路8900延长米,市民生活更加便利、居住环境更加舒适、获得感普遍增强。我市成功争创首批省级文明城市,并再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平泉荣获第一届河北省文明城市称号,滦平、围场入列第一届河北省文明县城。同时,我市88个单位、13所学校、4个乡镇、22个村、20个社区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乡镇、文明村和文明社区。

  承德市文明办荣获第四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我市推荐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等9个单位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塞罕坝机械林场作为全国文明单位唯一发言代表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介绍创建经验;承德市实验小学等3所学校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丰宁满族自治县胡麻营镇河东村等6个村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大力学习宣传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健全先进模范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树立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过去一年,我市评选表彰承德市第一届文明家庭62户、第六届道德模范62名、第六届美德少年210人、第三届“最美承德人”11人、“承德好人”102人、“承德好人群体”3个,联合平泉市委、市政府成功举办了“河北好人榜”5月入选名单发布仪式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

  高地守望,薪火相传。丁玉龙荣获全国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杨艳荣获全省第六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高树满等4人荣获全省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曹焕毅等7户家庭荣获2016年度河北省文明家庭荣誉称号,张凤莹作为全省文明家庭的杰出代表在表彰大会上发言。2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7人被评为“河北好人”。

  蓬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继续培树“承德直属志愿服务总队”这一全国志愿服务活动品牌的基础上,培育壮大了“绿色使者”“爱心接力”“电力先行”“文化先锋”“小青橙”等一批志愿服务品牌队伍。全市利用“燕赵志愿云”注册的志愿者人数达到22.9万人。组建农村志愿服务队伍2320支,广泛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

  奏响最强音干劲极大提振——立体传播紫塞好声音,文化强市建设持续推进,铸牢共同精神纽带汇聚前行力量

  舆论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一种软实力。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激情翻阅,2017年可圈可点。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宣传手段,提升新闻舆论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建设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营造砥砺奋进、昂扬向上的浓厚氛围。

  围绕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脱贫攻坚党旗红、弘扬塞罕坝精神等重大主题,组织各媒体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十九大精神在承德”“学习塞罕坝加快走新路”等专栏专题110余个,推出“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开创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建设新局面”等评论社论20多个系列、120余篇。通过新闻综述、评论言论、专家解读、推出系列深度报道等方式,不断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承德日报社“潮河情·滦水行”大型系列报道荣获全国新闻界最高奖项“中国新闻奖”。

  对上对外宣传展示承德亮点。充分利用全国两会、党的十九大、承德冰雪季、承德机场通航、首届承德市旅发大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及重大文化活动,面向京津和全国推出重点深度报道,不断提升承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尤其是人民日报内参稿件《共产党拉着我们过上好日子——承德市“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助力15万贫困人口摘帽》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报道潘家口水库清理网箱养鱼的纪实稿件《只为碧水到津门》,经天津市委宣传部呈报天津市主要领导阅批,在《天津日报》头版刊发。

  2017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及省级主要新闻媒体刊播承德稿件2490篇,同比增加320篇。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1家国家媒体头版头条刊播承德稿件21篇,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我市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等栏目,头条新闻历史性突破。特别是配合中宣部、省委宣传部做好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集体的宣传报道,从8月初至9月底,仅中央媒体就推出重头报道400余篇,文字报道总量20余万字,打造了200多个新媒体产品,网络话题阅读量超过3亿人次,形成了同频共振的立体宣传声势。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欣然回首,2017年硕果累累。

  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设立并安排市级文化旅游产业引导资金3000万元,2017年度直接用于支持项目资金400万元。全市实际用于支持文化产业项目建设资金超过1亿元。我市“21世纪避暑山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创建资格。截至目前,全市有45个投资超亿元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开工或持续建设,计划投资总额400多亿元。

  文艺精品生产取得新突破。弘扬塞罕坝精神主旋律电视剧《最美的青春》于2017年8月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开机仪式,目前正在紧张制作中;话剧《塞罕坝》正由著名剧作家孙德民进行定稿创作,计划今年进京演出;报告文学《塞罕坝》已创作完成,并在国家林业系统内部刊物《生态文学》上刊发。积极组织重点文艺选题申报省级文艺精品扶持,着重抓好现代评剧《甜水湾》、电视剧《最美的青春》、河北梆子《宝莲灯》、音乐电影《五十五年有多久》、音乐电视《老百姓的官》等作品的创作生产,加强督导检查和帮扶力度,确保作品如期完成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以民为本、文化惠民是文化建设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市组织举办第三届承德市文化艺术展演季系列活动,相继举办彩色周末文化广场演出、第七届舞蹈大赛、第三届广场舞大赛、第三届手工艺品设计大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10余项。在全市大力开展读书读报节、“农村书屋”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全面落实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站位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一年来,市委宣传部始终坚持宣传思想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加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和监督,增强廉政风险防范意识,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作风建设,大力开展“微腐败”专项整治行动和“一问责八清理”活动,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回望来路,我们踏着闪光的足迹;昂首向前,新时代的号角正催人奋进。

  面向新的壮阔征程,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牢记使命、扎实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创建设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新局面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关键词:新时代,魅力,承德

责任编辑:杨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