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承德频道欢迎您
承德网群: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承德频道 >> 本网原创

塞罕坝:几代人艰苦奋斗 高寒荒漠变绿洲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李建 2017-06-26 09:29: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苗圃育苗。河北省林业厅供图

  矢志不渝汗水浇灌荒漠绿色

  因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成功经验,1962、1963年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极其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和连续的造林失败,动摇了大家的信心,场内刮起了“下马风”,塞罕坝造林事业处在了生死存亡边缘!关键时刻,王尚海、刘文仕、张启恩、王福明四位场领导不约而同地把家从北京、承德、围场搬到塞罕坝,破釜沉舟,以定军心。

  创业者们很快发现了造林失败原因:外地苗木在调运中容易失水、伤热,且适应不了塞罕坝风大天干,异常寒冷的气候。于是决定自己育苗。经过考察、摸索、实践,改进了传统的遮荫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取得全光育苗成功,并摸索出了培育“大胡子、矮胖子”优质壮苗的技术要领,大大增加了育苗数量和产成苗数量,彻底解决了大规模造林的苗木供应问题。在此期间,塞罕坝人通过不断研究实践,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改进了苏制造林机械和克罗索夫植苗锹,创新了“三锹半”植苗方法,大大提高了植苗速度。1964年春天塞罕坝人开展了提振士气的“马蹄坑大会战”,造林516亩,活率达到了90%以上,坚定了塞罕坝人创业决心。塞罕坝的造林事业从此开足了马力,造林季节也由每年春季造林发展到春秋两季造林,多时每天造林超过2000亩,最多时一年造林达到8万亩。

2016年7月创业者圆梦塞罕坝。河北省林业厅供图

  创业历程总是充满坎坷,1977年,林场遭遇了严重的“雨凇”灾害,57万亩林地受灾,20万亩树木一夜之间被压弯、压折,林场十多年的劳动成果损失过半;1980年,林场又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旱,又有12万多亩树木被旱死。但塞罕坝人没有被击垮,他们含泪清理遭受“天灾”的受害林木,依靠自己的双手,重新造林,从头再来。

  到1982年,林场超额完成《塞罕坝机械林场设计任务书》(1962-1982)确定的造林任务,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其中机械造林10.5万亩,人工造林85.5万亩,总计3.2亿余株,按株距1米计算,可绕地球8圈;保存率70.7%,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林业部评价塞罕坝造林成效为“两高一低”,即成活率高、保存率高、成本低。

  林地不断扩大,最重要的还是防火。在百万亩人工林海中挺立着9座望火楼,住着18名瞭望员。他们肩负着整个林场112万亩林地的火情监测。他们不管气候多么恶劣,全天24小时不断瞭望,定点报告情况。他们每天窝头就咸菜,大雪封山就喝雪水。孟庆林和董建芹夫妻已在这里坚守了十多年,陈瑞军和初景梅常年坚守这里,由于远离人群缺乏交流,儿子八岁时说话还不清楚。19岁的北京毕业生孟继芝,护林途中迷路倒在雪窝子里,获救后双腿冻坏被截肢。孟庆芝还算是幸运的。由于环境恶劣很多年轻人因高寒病而离世。曾祥谦、李应胜、刘炳南、杨纪实...1962年上坝的那批学生,去世的平均年龄只有52岁。历史不会忘记,这些林地建设者们用青春甚至生命,才换来了无言矗立的颗颗参天大树。

  经过代代努力,塞罕坝机械林场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增长了近5倍;林木总蓄积由建场前的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增长了30倍,累计为国家提供中小径级木材192万方;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为202亿元。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

关键词:塞罕坝人,艰苦奋斗,高寒,荒漠变绿洲

责任编辑:赵少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