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承德频道欢迎您
承德网群: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承德频道 >> 评论

塞罕坝:全力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杨金文 赵少聪 张建国 王东岭 2017-08-11 09:05:4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塞罕坝机械林场。资料图

  长城网承德8月10日讯(记者 杨金文 赵少聪 张建国 通讯 员王东岭)上世纪50年代,沙尘暴频袭北京。为了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原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这就是塞罕坝人最初的使命,光荣的使命!

  1962年9月,塞罕坝的荒原秃岭上,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369名青年,怀着远大理想,来到这里。这些创业者来自全国18个省(市),平均年龄不到24岁。其中,大、中专毕业生140人。

  组织任命承德专署农业局局长王尚海任书记、承德专属林业局局长刘文仕任场长、林业部工程师张启恩、丰宁县长王福明任副场长。自此,拉开了治沙造林的序幕。

  从漫天黄沙、穷山秃岭到满目青山、绿水潺潺,塞罕坝每棵树的年轮,都见证着这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

  走进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下属的千层板林场马蹄坑营林区的“王尚海纪念林”,站在这里抬头瞭望,漫山的落叶松高大、笔直、苍翠,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加挺拔美丽。花栗鼠在林间跳跃嬉戏,林中开满山菊花,地上灌木郁郁葱葱……这片森林是塞罕坝万倾林海的精华,更是塞罕坝精神的结晶。

  王尚海纪念林碑前,林场职工温亚楠和同事们一起带上山花,深情祭奠老书记王尚海。

  扎根塞罕坝机械林场33年的资源科科长赵亚民说:“看了众多中央级媒体关于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的报道后,我很激动。现在我们看到这片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是三代塞罕坝人以钢铁般的意志,用青春、汗水、智慧,甚至血肉之躯同土地沙化顽强抗争的结果。现在我们要保护好、管理好这片林子,不辜负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和社会各界的殷切期盼。”

  “林场几代人前仆后继的奋斗史诗,被中央及省级媒体集中报道,让我激动不已。我们攻坚造林,还有四五百米的坡度,车上不去,我们用骡子驼,一个骡子两筐苗子。陡地方到啥程度?我们的骡子在上面有时候也不太好使唤,骡子都轱辘坡。第一代务林人那就更不容易了。”塞罕坝林场林业科科长李永东说,如果没有第一代务林人甘当那棵先锋树,也就没有第二代、第三代干事创业的土壤。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正需要“先锋树”们的奉献担当。

  1962年,刚刚40岁的王尚海是承德地区农业局长,一家人住在承德市一栋舒适的小楼里。组织上动员他去塞罕坝建林场任职。这个抗战时期的游击队长,曾担任围场第一任县委书记的汉子,像是要奔赴新的战场,交了房子,带着老婆孩子上了坝。于是,他成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

  他与工人们一起扎根荒漠,坚守高寒地带,造林植绿成为他工作生活的全部。那是创建初期,因缺乏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成功经验,1962、1963年连续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

  严冬里的塞罕坝上,王尚海穿上老皮袄,骑上枣红马,和中层干部跑遍了林场的山山岭岭。他们发现,坝上残存的落叶松生长良好,还有不少直径一米以上的老伐根。“山上能自然生长松树,我就不信机械造林不活!”王尚海的倔强劲儿上来了。

  1964年春季,王尚海选定了离总场只有5公里的马蹄坑进行“大会战”。这是一场只能打赢、不能失败的关键之战。

  王尚海带头,会战期间谁都不准回场部,大家都吃住在山上。于是,在翘尾巴河北岸,一溜儿帐篷拉起来了,一群不服输的塞罕坝人向荒原开战了。王尚海和职工们一起经过30多天啃窝头、喝雪水,昼夜奋战,终于使高寒地区栽植落叶松成功。

  10月初,马蹄坑“大会战”所植落叶松平均成活率达到99%以上!这是国内首次用机械栽植针叶树获得成功。

  在王尚海的支持下,林场干部职工把半自动植树机改装配上自动浇水装置,改镇压滚由固定式连接变交链式连接,用毛毡代替铁片改进了卡簧植苗夹。经过改进,植苗机适应了坝上缓坡地带的镇压运转作业,还解决了机械损伤苗木的难题。13年造林54万亩!

  “当时老书记说,这是大伙苦战的心血和汗水的结晶。”第一代职工赵振宇回忆说。1989年底,在亲人的悲恸中,病重的王尚海在承德市一所医院的病床上用手艰难地指向北方,艰难地说出三个字:“塞……罕……坝……”

  这是他在弥留之际留给亲人的最后一句话。

  遵从他的遗愿,这年12月24日,王尚海的骨灰被撒在了马蹄坑,伴他长眠的那片松林也被命名为“王尚海纪念林”。68岁的他永远长眠在他深爱的美丽高岭。如今,茁壮成长的“王尚海纪念林”紧紧依偎在老书记周围,守望着林场。这里,已经成为塞罕坝人永久的精神家园。

  “科学求实的精神,从王尚海那一代老塞罕坝人开始,一直坚持到了现在。每次来,我都要给老书记献花。”温亚楠说,许多塞罕坝人和她一样,都把这片树林视作塞罕坝精神的象征。

  “这片茂密的‘尚海纪念林’,见证了共产党员带领塞罕坝职工,在风沙呼啸、冰雪交加的高寒荒漠,昼夜奋战的英雄壮举;老书记长眠在这里,但塞罕坝精神却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艰苦奋斗。”总场下属第三乡林场场长崔岩说。

  在塞罕坝人身上,处处闪耀着铁肩担道义、义薄云天的英雄气概。他们的言行中,蕴藉着浓得化不开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千层板林场红石砬攻坚造林现场,身着迷彩服的务林人弯腰整地挖坑,瘠薄的土层间除了石头就是砂岩,尖镐砸向岩石间的一刹那,不时有火花闪现。最多的一个坑里,曾捡出了大大小小重达200多公斤的石块。

  “我们塞罕坝人发明了石质阳坡造林法——在倾斜近30度的山坡上也可以种树。深坑、大穴、客土、覆膜……利用这套技术,从2010年至今,林场已完成石质阳坡造林7.5万亩,成活率在90%以上。如果将全部石质阳坡造林完成,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将从现在的80%提高到86%,达到饱和极值。”千层板林场场长于士涛用手轻抚着幼苗说,从2012年起,林场开始在土壤贫瘠和岩石裸露的石质阳坡大面积攻坚造林。

  于士涛和妻子付立华都在林场工作,为了这片林子,他们将一岁大的儿子托付给姥姥、奶奶轮流照顾。孩子幼小的世界里没有父母的身影,一直到两岁多还不肯让爸爸抱。现在,孩子快要上小学了,终于开始主动要求和父母通电话、视频聊天,说到这里,于士涛脸上既有对孩子的愧疚,又有掩饰不住的幸福。

  于士涛2005年来到塞罕坝。克服了最初的寂寞迷惑后,这个“80后”小伙子深深地爱上了这片浩瀚林海。在一线工作中,他把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将造林成活率从85%提高到95%以上。他的勤奋努力也让自己今天挑起了管理林场一个分场的重任。他对森林的爱,也打动了付立华。

  “我对工作还算满意,因为干的是自己所学的专业,我现在还挺喜欢这种状态的。和北京不一样的生活。把自己现在的工作干好,能让我在科研所一直搞点小科研,能应用自己上学所学的东西,就感觉很开心了。”付立华说。

  转眼间,付立华到塞罕坝已经6年,于士涛扎根这里也有12年了,林场成了他们真正的家。于士涛说:“她知道,我就说围场县城的家就像旅馆,只有到了塞罕坝,感觉到家了。她也有这种感觉。在围场,我们睡着觉都不踏实。而且不只是我,很多人都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真的是把这里当亲人。造林这事儿,只要你尽心尽力了,看了以后的喜悦感无法比拟。”

  同塞罕坝林场的当年创业者相比,于士涛、付立华这对“80后”夫妇可以说是几代塞罕坝务林人的缩影。他们在普普通通的工作中收获快乐和成就,全身心地投入到造林营林中,将塞罕坝从55年前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变为郁郁葱葱的万顷林海。

  大自然是公平而慷慨的。55年来国家累计投入和林场自筹资金约10.2亿元,如今塞罕坝资源总价值达到200多亿元。更重要的是塞罕坝的生态效益显著,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如今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空气负氧离子是城市的8到10倍。

  塞罕坝机械林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也是河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省委、省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战略位置。

  2016年11月,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坚定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而奋斗。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多次强调,河北要坚决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

  为此,林场按照“森林蓄积采伐消耗量小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林木采伐量。与此同时,对树种结构进行调整,经过多年探索,推行了落叶松中小径材培育、樟子松大径材培育、绿化苗木培育、人工林健康经营、天然次生林改造培育、森林公园景观游憩林改良等六种森林经营模式。

  “目前林场基本实现了科学森林经营的四大转变。”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场长刘海莹介绍说,这四大转变是,在资源培育上,由以数量扩张为主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在经营模式上,由注重短轮伐期的纯林经营,向长中短结合、营造异龄复层混交林转变;在经营目标上,由培育中小径材为主,向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木材生产、绿化苗木培育、森林旅游开发等多目标经营方向转变;在用材林培育上,由培育中小径材向与培育大径材相结合的木材生产方式转变。

  近年,林场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了森林旅游、绿化苗木和引进风电项目等,曾是支柱产业的木材产业,比例逐年大幅下降。林场还启动实施了全国首例国有林场森林管理碳汇项目。刘海莹说,可以预见,未来的塞罕坝还将是一座“绿色银行”。

  一锨一镐、一坑一苗、一沟一坡,年复一年,一片令世人惊叹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奇迹般地站立起来,一道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赫然矗立。

  55年,塞罕坝人坚持不懈,永不言败。塞罕坝人始终把使命记在心中。塞罕坝人没有被困难吓倒,一代接着一代干,把国家托付的使命代代相传……

关键词: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林场.

责任编辑:张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