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承德频道欢迎您
承德网群: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承德频道 >> 河北

走出数字迷恋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造假非严打不可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芦静 2016-06-12 15:52:1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各地各高校要抓紧建立健全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统计机制,以精准统计为基础,重点摸清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状况。各高校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造假危害大

  损伤高校形象

  对于广大高校而言,毕业生的就业率就是高校的生存基础,直接关系到高校生源质量和招生状况。高校为了招收优秀生源,确保生源充足,往往在毕业生就业率上打主意,美化就业率数字。一些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不择手段以各种办法强迫毕业生签就业协议、劳动合同,有的高校规定不签就业协议就不发毕业证,逼得毕业生弄各种虚假的就业协议、劳动合同交到学校。

  高校就业率掺水,不仅损伤了母校在毕业生心中的形象、情感,而且误导了高校专业设置、招生指标分配的决策,更是坑害了广大高考考生,忽悠他们选择实际就业率很低的专业读书,影响今后的就业和人生,因此饱受诟病。正因如此,教育部以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很多年前就开始禁止高校强迫毕业生签就业协议,每年大学毕业季前夕,教育部门都会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明确提出这一点。

  加剧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

  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大学刚毕业就能找到工作的人数不多,但各高校统计上报的就业率则十分可观。少则50%、60%的就业率,多则80%甚至90%的就业率都出现了,总之,是一个更比一个强,谁都不愿甘居人下。就业率越高,越说明该院系或该高校的办学业绩优异,教学质量上乘,这就意味着在来年的招生大战中抢得了先机,能招到更多优质生源,争取到更多办学经费。

  兴许是审“假”疲劳吧,有关部门和有识之士似乎对这种造假特别能容忍,在这么长的时间段内,鲜见有正儿八经打击此类造假的行动。

  就业率造假的恶果显而易见,它不仅加剧了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而且背离了大学精神,贬损了大学形象,是到了非打击不可的时候。

  高校毕业生精准统计不能“唯就业率”

  需走出“数字迷恋”

  难免有人会说,我们总是需要一些量化的指标,来评价高校工作的好坏,教育部看重就业率有何不妥?这里面其实有两个问题:第一,我们现在通行的就业率考核,在指标选取、统计方法上是否科学?第二,在现行评价机制中,就业率指标是否拥有合适的权重?

  首先,当前我们所说的就业率,实际上是初次就业率,通俗地说,是在学生毕业前就要求学生就业。而国际通行的做法、更为科学的考量,应该是看毕业生毕业半年到1年,3年到5年,乃至中长期就业情况。现行制度导致学校并不关心学生离校之后的发展,把学生最后一学年完全变成了找工作时间,教育时间严重缩水。而且就业率统计是由学校自行开展,并未委托第三方机构,这种统计发布体系很难避免造假行为的发生。

  其次,就业率在当前高校工作评价中权重过大,几乎是决定一个专业生死的唯一指标。教育部规定,连续2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但我们知道,高等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坚持的应是能力导向而不是就业导向。一些重要的基础学科和专业,也许在就业市场上并不吃香,但在学术科研中必须占据一席之地。如果一味靠就业率定生死,那么大学就会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一些基础性专业将面临岌岌可危的状态。

  近年来,几乎每一年都在开头时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但最后我们总是能看到就业率“喜人”这个“大团圆结局”。有多少学生被迫就业?学生就业的质量究竟如何?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究竟是否科学?如何形成本校的办学特色?这些问题都在好看的数字中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如果这种情况还得不到改变,早晚会酿成更加严重的教育危机。

  要见数据更要见人

  精准统计就业情况,必然意味着,对传统统计方法的变革。在过去,高校统计就业情况,往往是粗线条的、单一维度的。其核心逻辑是,但凡学生提供了“就业凭证”,就可被视为有效就业纳入计算。久而久之,则形成了一套“从书面到书面”、“从文件到文件”的就业统计模式。在这一背景下,学校强迫学生签订协议,或者伙同学生、企业伪造协议,其实都不难理解。

  长久以来,粗糙的就业考核方式,造成了一个显而易见的尴尬,那就是“就业数据”和“就业情况”发生脱节。相较于采取实际行动来推动学生真实就业,高校似乎更愿意千方百计拿到书面“就业凭证”了事……只见数字不见人,主要依据“就业协议”所形成的就业统计,因其与生俱来的机械性,故而实在难以具备可靠的参考价值。

  优化就业统计方式,要摆脱对“就业协议”的过度倚重,更要制止由此引发的权利倾轧与弄虚作假。这既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调整,也是一次关于责任的重申:高校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从不是制造一份亮眼的就业数据,而是努力让每一个毕业生能够真正有更好的未来。

  高校逼毕业生签就业协议现象应严惩

  高校就业率造假掺水现象并没有杜绝,高校强迫毕业生签就业协议现象依然存在,只不过很多被迫签就业协议的考生,担心遭到打击报复,只得忍气吞声,不敢公开而已。微博、知乎、微信朋友圈中,就有很多毕业生声讨学校逼签就业协议的吐槽和求助帖。

  教育部三令五申,结果高校逼签就业协议现象依旧。究其根源,缺乏惩治机制首当其冲。教育部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不准高校强迫毕业生签就业协议,但当高校强迫毕业生签就业协议情况发生了,又该如何处理、如何惩处,却没有下文,这就意味着高校强迫毕业生签就业协议处于一种只赚不赔状态,就算曝光了也没啥损失,大不了就对外说是辅导员与毕业生沟通不顺畅,造成毕业生理解有误,如此而已。

  要确保高校就业率真实不虚,彻底杜绝高校就业率造假掺水现象,尤其是避免高校强迫毕业生签就业协议行为,关键是要提高高校就业率造假行为的违规成本,不能只是不痛不痒地通报批评之类处理。笔者以为,只要高校强迫毕业生签就业协议,那么高校主要领导、院系领导、辅导员就必须承担相应责任,可以考虑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乃至开除公职;哪个专业强迫毕业生签就业协议,情节严重的就取消这个专业,停止招生。

  只有惩处措施跟上了,“逼签”行为屡禁不绝的现状才能得以根治。

  (据检察日报、西安晚报、北京青年报、燕赵晚报等综合)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造假

责任编辑:赵少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