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万人挖螺大赛”夭折值得反思
导语:近日,某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报名消息,称7月初将在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景区举办“中国规模最大的挖螺大赛”,并申报吉尼斯纪录。然而,这项还未举办的活动很快就遭到环保志愿者的反对与抗议,主办方被迫取消了挖螺大赛,改用其他民俗活动来代替。 “最大规模挖螺大赛”是自掘坟墓 实为“破坏生态大赛” 无须赘言,在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景区举办“万人挖螺大赛”,对金海湾红树林生态系统,包括对生态区的底栖动物产生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万人挖螺大赛”未报有关部门申报,存在违规操作之嫌。如此语境下,主办方为了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不惜打破了“破坏生态”的不良纪录,其漠视环境保护的行为,令人胆寒。然而,其背后,折射出了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以及严重错位的政绩观,这显然比“万人挖螺大赛”本身更可怕。 创造目光短浅的纪录 活动举办地点位于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景区,既然属生态旅游景区,则说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其吸引游客的一块招牌,在此区域内保护好生态也具有紧迫性,理应成为景区管理者的自觉行动,但景区为了短期利益而举办挖掘大赛,势必殃及红树林,大赚一笔的背后,是生态难以维系,发展不可持续,最终不仅要偿还生态账,而且在经济方面也同样不划算。 近年来,过度开发已成一些旅游景区的通病,北海市也未能幸免。过去北海银滩以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污染闻名,享有“中国第一滩”的美誉,但近年来屡曝严重污染,垃圾遍地的场景令人心痛,更有陪泳等人文污染存在。出现这样的变化,皆因只重眼前利益导致的过度开发所致,这样的教训理应汲取。银滩已失去其天然的银色,又怎么忍心让红树林步其后尘? “抗议挖螺”可见环保意识觉醒 这起夭折的大赛,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和反思,其中之一就是日渐觉醒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理念已形成一种正能量。其实,在北海的“挖螺大赛”之前,国内已有数起涉嫌破坏生态环境、违背环保理念的活动被迫取消,比如放飞萤火虫活动、放飞蝴蝶活动等等。这些商业活动纷纷夭折的背后,恰恰是民众生态环保意识觉醒的证明。 与此同时,这也是对一些商业公司及有的景区景点管理部门的一种警醒:在组织类似活动的时候,不要忘记了自身的社会责任,不要忘记了保护生态环境。否则,因活动被迫取消会导致前期投入打了水漂,还会使自己名誉和形象面临各种非议和质疑,实在是得不偿失。 严守不能破坏环境的底线才是福音 对“挖螺大赛被取消”这样的事情来说,是环保的胜利,还是舆论的胜利,其实是两码事。是环保的胜利,则会形成示范效应,下次再有什么活动伤害到环保事业,则可能被扼杀于萌芽阶段;但是舆论的胜利则不然,即便下次有什么活动伤害到环保事业,一旦没有引发舆论热议,也可能继续举办,只有再次引发舆论热议时,其才可能被停办。也就是说,“挖螺大赛被取消”是舆论的胜利只是治标之策,是环保的胜利才是治本之策。 因而,“挖螺大赛被取消”不是审视此事的终点,只有让此事从舆论的胜利上升到环保的胜利才是。要做到这,一方面,自然是加大宣传力度,让“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共识;另一方面,则是政府部门也要主动作为,对于没有备案的活动一律取消,并对举办方加以处罚,而对前来备案的活动,也应进行“环保性评估”,看其是否会破坏环境,严守不能破坏环境的底线。唯此,才是环保事业的福音。 (据人民日报、广西日报、燕赵晚报、红网等综合) |
关键词:挖螺大赛,吉尼斯纪录,环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