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上菜农的“科技财神”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刘荣荣 2014-06-16 15:56:19

  双手布满老茧,脸庞黝黑消瘦———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农牧局高级农艺师王文泽往当地菜农中间一站,从形象上活脱脱就是一菜农,群众也不拿他当外人,有啥技术问题都愿意向他请教。30多年来,王文泽走遍了全县37个乡镇的312个村庄,坚持用最通俗易懂的方法把适用农业新技术传授给当地农民,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蔬菜郎中”、“活财神”。

  围场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过渡地带,海拔在700-2000米之间,无霜期短、海拔差异大,农业种植有很多难题。出生在围场的王文泽了解乡亲们土里刨食的艰辛,1980年他从承德农校毕业、被分配到围场农业系统工作后,就开始琢磨怎样通过先进农业科技帮乡亲们致富。

  当地有种植马铃薯的传统,但农民传统种植观念根深蒂固,生产效益低下。为了引导农民通过科技致富,1985年,王文泽在甘沟门村自家责任田开始试种地膜马铃薯。“给地盖上被子”的做法,让乡亲们难以理解,他和家人不时听到村民的嘲笑。可等到秋天收获时,王文泽种的马铃薯又多又大,别人家每亩产1000多斤,他家的亩产达到5000斤。这下乡亲们服了:“明年咱也这么种。”

  干给农民看,不如教给农民干。1990年,王文泽主动请缨到一线从事马铃薯地膜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为打消农民的疑虑,他和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讲解新技术的好处和具体实施方法,并组织有种植意向的农户到甘沟门村参观。他还把自己琢磨的压土引苗法等种植方法手把手地教给大家,并提供全程防病服务。就这样走村串乡,他常常十天半月不着家。

  王文泽讲课从来不拿稿子,深受老百姓欢迎。

  用龙头山乡小锥子山村党支部书记王海峰的话说,就是“没废话,净干货,一听就懂、一用就见效”。在小锥子山村,最初课堂设在村党员活动室里,能容纳60多人的屋子常常爆满。后来,王文泽干脆挪到院子里讲,一讲就是3个多小时。再后来,院里架起了大喇叭,这样就连田间劳作的人都能听到。

  由于地膜马铃薯单产大幅提高,上市时间提前,效益非常明显,渐渐在围场推广开来,如今全县已种植45万亩,人均增收800多元。

  围场地理位置特殊,气温和降雨不稳定。如果马铃薯生长期和成熟期气温过低,降雨量大,就容易引发晚疫病,造成减产,给农民带来损失。为攻克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这个世界性难题,2007年,在王文泽主导和支持下,大头山乡贺家营村建立了500亩防治晚疫病示范园区,他长期住村,研究总结科学防治晚疫病的方法,示范园区晚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随后,王文泽总结出的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在全县推广,薯农的损失大大降低。

  2009年3月12日,长期超负荷工作的王文泽,因脑干出血倒在科技培训的讲台上。病愈出院后,他仍坚持研究土豆丰产抗病技术,同时开展电话咨询服务,每天义务为50余人次提供咨询服务。近年来,时差菜被列为围场的主导产业之一。为此,王文泽又肩负起蔬菜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等工作。为了推广白萝卜等蔬菜种植,他自己出钱买种子,在一块示范田里种了9种蔬菜,由他负责管理,收成归农户。在他的指导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蔬菜专业户和专业村,比比皆是:自从他来讲课后永合义村开始发展蔬菜产业,如今已发展订单蔬菜400多亩;二道河子村种植胡萝卜甚至在全国出了名……如今,围场成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和全国马铃薯和胡萝卜绿色原料供应基地。(记者 刘荣荣)

关键词:坝上,菜农,科技

责任编辑: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