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机械林场干部职工表示 珍惜荣誉 再立新功
三代塞罕坝务林人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用52年的时间在高寒荒漠地区,创造了让沙漠成绿洲、变荒原为林海的人间奇迹,为京津及华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3月3日,《承德日报》刊登长篇通讯《功勋树——塞罕坝林场三代人52载在高寒荒漠地区创造世界最大人工林奇迹纪实》,3月5日,《承德日报》刊登《永远飘扬的精神旗帜——“塞罕坝精神”启示录》,3月18日,《光明日报》刊登长篇通讯《塞罕坝之歌——河北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人52年艰苦造林纪实》,3月18日,《河北日报》刊登通讯《为京津筑起绿色屏障——记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对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人前赴后继,以血肉之躯铸就万顷松涛的感人事迹进行了全面介绍。报道一经刊发,立即在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河北省委、承德市委分别作出决定,广泛开展向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学习的活动。 消息传回,塞罕坝人自豪不已,广大干部职工一致表示,对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事迹的宣传,是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林场多年工作的肯定和认可,作为塞罕坝人为之感到骄傲、自豪,同时又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压力更大。他们要继承发扬“塞罕坝精神”,用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谱写出新时期塞罕坝绿色崛起的新篇章。 16岁就参加林业工作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田军,对林业事业有着无比的热爱,他表示,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建设关系到区域生态安全、关系到林场经济发展、关系到职工群众利益。作为塞罕坝机械林场现在的主要领导,要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继续秉承“塞罕坝精神”,把这片森林管护好、经营好,继续攻坚造林,增林扩绿,发挥林场更大的生态效益,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刘海莹说,对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的瞩目和认可,是对塞罕坝几代务林人艰苦努力的最大褒奖,同时这既是荣誉也是压力,在外界“赞誉”声中,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深入思考,别人学我们,我们怎么办?荣誉来之不易,保持荣誉更是不易,我们要以荣誉统一全场思想,继续发扬“塞罕坝精神”,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更大的成绩。 土生土长的第二代务林人,塞罕坝机械林场大唤起林场场长王春风,亲眼目睹了父辈们艰苦创业的历程。他说,对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的瞩目和认可,是对塞罕坝几代务林人工作的肯定,是每一名塞罕坝务林人的骄傲,同时也是沉甸甸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老一辈的务林人为榜样,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争当绿色崛起的排头兵。 “我为我是一名塞罕坝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三乡林场生产股股长陈大利说,自己作为塞罕坝第二代务林人深感责任重大,今后将秉承和发扬“塞罕坝精神”,践行老一辈塞罕坝人的优良传统,立志扎根坝上,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继续丰富和发展“塞罕坝精神”。 2011年才参加工作的常慧娟是塞罕坝机械林场三道河口林场的林业技术员。她表示,塞罕坝人艰苦奋斗换来的成绩,得到了世人的瞩目和认可,自己倍感自豪。身为林场的新职工,建设新时期塞罕坝的历史重任已责无旁贷地落在了自己这代务林人肩上。今后要传承和发扬好“塞罕坝精神”,以前辈务林人为榜样,用心工作,用心付出,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懂林、爱林、护林的合格务林人,为塞罕坝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齐淑燕与丈夫刘军在塞罕坝机械林场阴河林场亮兵台夫妻望火楼担任瞭望员已经9个年头。她说,在塞罕坝林场,自己接受的教育就是守好这片森林,守护好这片希望,这是老一辈的心血,是老一辈精神的传承,这也是自己这一辈人的责任。作为万顷林海的一名守护者,自己甘愿做一辈子的寂寞务林人,守一辈子这来之不易的森林,用对这片绿色的真诚之心、热忱之心守护好这万顷林海。 老职工袁文山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作了四十三个年头,退休后还继续从事护林防火工作。他说,“塞罕坝精神”是几代人,十几任领导集体缔造、完善和传承的,它需要新一代塞罕坝人不断地弘扬、丰富和发展。他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直到自己干不动的那天,希望新一代的塞罕坝务林人能传承好“塞罕坝精神”,守护好、经营好塞罕坝人共同热爱的这片热土,让“塞罕坝精神”永远地传承下去。(记者 孙丰 通讯员 刘亚春 董常春) |
关键词:塞罕坝,机械,林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