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化县以人为本编织民生网圆百姓“幸福梦”
隆化县紧紧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持续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抓好民生保障。2013年,投入民生领域的资金达15.9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总额的78.8%。今年,将继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创业、扶贫开发、社会保障体系及文化建设等工作的投入力度,让民生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共圆百姓“幸福梦”。 优化政策环境,就业创业两手抓。为妥善解决好各类人群的劳动就业问题,该县按照“以培训提升素质、以素质拉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路,通过开展技能振兴、就业再就业和全民创业等一系列工程,全面落实小额贷款、创业培训、就业援助等扶持政策,进一步优化环境,强化举措,构建起全民创业就业“绿色通道”。与人社、妇联、团县委等部门沟通协作,扩大技能培训覆盖面,累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6万余人次。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出台了《隆化县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从财税、金融及用地保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县财政每年安排创业基金500万元,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杠杆作用”,已累计为500多名创业者发放贷款近2000余万元,今年将投入5500万元,设立创业担保基金和补助基金。同时,以城镇新增就业工作为重点,加大“公益岗”等就业岗位开发力度,拓宽就业渠道,确保今年完成新增就业398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00人,培训城乡劳动力7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加大帮扶力度,扶贫扶智两不误。隆化县抓住被列为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难得机遇,结合“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等活动,强化基础扶贫、产业扶贫和科技扶贫,打好扶贫攻坚这场“硬仗”。进一步完善了《隆化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2011-2020)总体规划》、《隆化县“十二五”整村推进规划》和61个贫困村的《“十二五”扶贫规划》。结合资源优势和农业发展现状,将全县划分为隆东、隆北、隆西三个扶贫开发示范区,重点培育扶持肉牛、食用菌、蔬菜、杏果等脱贫产业。去年投入扶贫资金1.4亿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1700多个,1.5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同时,坚持扶贫与扶智并重,聘请河北农大教授来隆指导扶贫产业发展,以县职教中心和承德市扶贫技工学校等单位为基地开展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的脱贫“内功”。今年,借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发挥好“帮扶支部”作用,增强扶贫攻坚合力。年内投入资金1.5亿元以上,实施各类扶贫项目1500个,确保1.2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完善保障体系,共建共享两相宜。“现在的政策就是好,小灾小病的在村里看看就行,就是住院在镇上也方便了,不用往县里跑,这不,刚刚住了七八天院,2000多元的医药费,自己才掏了300多。”家住平房村的翠柏坤直夸党的政策好。为了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基本的生活保障,该县不断健全养老、住房、医疗、教育等保障体系建设,确保政策更多更好惠及民生。目前,全县“五险”体系在制度上实现了“全覆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5%,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现了药品零差率销售,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将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作为重大民生关切推进,严把审批程序,多渠道筹集资金,注重质量标准,圆百姓“安居梦”。今年将继续抓好群众安居工程,投入2700万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50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200户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0万平方米。同时,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偏远地区教育资金投入,高标准完成校舍改扩建工程,努力提高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 加强文化创建,物质精神双提升。“文化广场歌欢舞美,农家书屋书香扑鼻,文化项目利民惠民”。走进街道农村,村容村貌变干净了,群众的生活变好了,文明新风扑面而来。近年来,隆化县实施了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让人们物质生活变富裕的同时,还能享受到丰盛的“精神大餐”、文化“盛宴”。积极开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实施了“博物馆、图书馆新馆建设”、“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对外免费开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直播星安装工程”、“和谐文化进社区”等重点项目,目前,362个行政村每村都建有藏书1500册以上、音像制品100张的标准化农家书屋,全县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投入使用,振兴社区文化戏曲中心和药王庙社区文化中心两个社区的成立,让更多居民群众有了“充电”、娱乐场所。以“多彩农村”、“彩色周末”、“文化三下乡”及农村电影“2131”放映工程等活动为载体,经常性开展以送文艺演出、送书、送电影等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文化下乡演出活动。同时,打造出了“二贵摔跤”、“一百家子拨御面”、“八大怪”等一批国家、省级非遗品牌,让群众的文化生活和文化资源更加丰富。(丁海东) |
关键词:隆化,民生,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