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在一线 >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河北围场以“四扶四提”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2019-01-26 15:35:00
分享: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要路沟村贫困户周刚,最近迷上了看养殖书籍。2018年,周刚主动放弃了低保名额,选择创业,在省委宣传部驻要路沟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他准备靠养猪脱贫。

  工作队不但帮他联系购买了8只猪崽,还请来技术员讲解注意事项,并送来《养猪新技术》等书籍。“没想到养猪还有这么多道道儿。”周刚说,“2019年准能脱贫。”

  围场是我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自1987年开始扶贫至今,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81%。为确保真脱贫,围场实施了建档立卡“回头看”,2018年精准确定全县仍有贫困村36个、贫困户3911户、贫困人口10538人。这些贫困人口大多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尤其是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足,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这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刘众民说,通过扶志提振脱贫士气,扶业提高百姓收入,扶智提升致富本领,扶美提倡文明乡风,围场探索出一条以精神文明建设引领脱贫攻坚的新路径,带动贫困群众精神和物质双脱贫。

  扶志提振脱贫士气

   ——变“要我富”为“我要富”

  “全村731户,其中446户是贫困户,是围场最大的贫困村。”省委宣传部驻要路沟村工作队队长张浩说,驻村伊始,入户咨询村民想发展啥产业时,许多村民很茫然。

  这让工作队认识到,不激活百姓脱贫斗志,所有工作就如沙地起楼,一推即倒。工作队走村入户,详细讲解党的方针政策,鼓舞干劲成了首要工作。

  工作队带头清理村庄垃圾,建起绿地公园、篮球场、戏台子,定期组织文艺演出,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同时,开展文明家庭、致富带头人评选,激发百姓争当先进的积极性。

  “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使得围场在脱贫攻坚中面临很多困难。”刘众民说,因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消极思想严重,“上动下不动”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提振脱贫士气,激发内生动力,围场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持以“党旗红、产业强、乡风美、共同富”主题活动为引领,把精神扶贫作为主攻方向,不断推动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统筹省、市、县三级159个驻村工作队力量,深入开展干部“一对一、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有效破除了个别贫困群众“安于现状、人穷志短”等消极思想,使“我要富”成为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扶业提高百姓收入

   ——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要路沟村村民邱瑞珠,每天都要去村口的香菇大棚打工。

  “以前要照顾老人孩子,就近打工没地儿,日子就靠丈夫一人打散工维持。”邱瑞珠说,自打村里引进了香菇种植项目,她家流转了1.4亩土地,土地租金每年800多元,每月打工还能收入2400元,生活越来越好了。

  要路沟村香菇种植项目自2017年11月开始建设,采取“公司+合作社+种植户”模式,流转土地50亩,每亩租金600元。不仅让部分村民挣到了租金,还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带动百余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该村坚持把产业脱贫作为重中之重,种植大果沙棘1200亩、小苹果440亩,发展有机马铃薯300亩、张杂谷200亩,免费发放鸡苗、鹅苗3500多只,一张覆盖所有贫困群众的产业网络正在形成。

  要路沟村借助扶贫政策和资金,扶持培育扶贫产业,是围场坚持产业脱贫的一个缩影。

  该县先后实施了“生态建设+扶贫”“功能农业+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到户产业+扶贫”等“N+1”多元化脱贫模式,坚持因村施策,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确保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

  目前,围场通过发展经济林基地、合作造林等生态产业,惠及4.2万名贫困人口。在国内率先启动首个“十万亩功能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建设,使9800户贫困户每亩增收1000元。建设集中安置区(点)21个、各类农业产业园区32个,努力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壮大集体经济,帮助百姓持续稳定增收。

  扶智提升致富本领

   ——变“庄稼汉”为“新农民”

  “围场六合店村不缺水、不缺地,为啥扎在穷窝窝里出不来?”尽管已经结束了帮扶工作,但唐山师范学院教师、驻村工作队的贾长胜对2016年刚来村时的疑惑,仍记忆犹新。

  “通过入户走访发现,不少贫困户是文盲,就连村干部也只是小学文化。老百姓的文化素质跟不上,产业就做不持久。”作为一名教师,贾长胜敏锐地发现,发展脱贫产业不能一建了之,还得加大对百姓的培训力度,提升其致富本领。

  “以前一头7个月大的牛,能卖七八千元,现在能卖1.1万元。”经过参加村里组织的养殖技能培训,养了半辈子牛的村民余艳廷感受到了科学养殖带来的好处:“专家提供饲料配方,按一定比例加入微量元素,没花几块钱,牛长得特别好。”

  “要想转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助力农村持久发展,必须培育一批懂技术、有文化的‘新农民’,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刘众民说。

  为强化人才选育,巩固脱贫攻坚智力支撑,围场坚持对外引才与对内育才相结合。大力实施“雨露计划”、技能培训、党员带头示范等工程,逐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有条件的贫困户“一户一人一技能”。

  目前,该县农村实用人才“千人培训计划”已累计培训3000余人。通过开展党员技能帮扶、创业帮扶,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260余人,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实现全覆盖。遴选59名市、县拔尖人才,对接联系37个乡镇,成功引回返乡能人161人,新型农民队伍日渐壮大。

  扶美提倡文明乡风

   ——既要“环境美”又要“村风美”

  “现在要好好享受幸福生活了。”在银里村整修一新的村舍里,80岁的盛占山、65岁的侯玉军和61岁的李广福,一起过上了集体生活。

  “这是孤寡老人的临时康养中心,我们把他们的房子租下来,改造成特色民居,用来发展旅游。老人日常生活花费由我们承担。”燕山大学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向前说,通过为银里村注入艺术元素,将旧村部改造成艺术酒店,去年农家游的游客接待量达1500多人次。

  打造“山青水绿、人善村美”的美丽乡村,是围场精准脱贫工作的关键板块。该县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改变村容村貌。同时,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引领,大力推动移风易俗,树立崇德向善、勤俭节约、文明健康新风。

  过去7年,每年重阳节,狍子沟村都会为60岁以上老人举办“爱心饺子宴”。在狍子沟村的带动下,一批孝心村、道德村相继涌现。围场312个村实现了志愿服务工作站全覆盖。

  2018年,该县加大投入,所有村庄都建成了标准化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在文明乡风熏陶和感染下,围场乡村百姓文明素质得到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乡村实现“美丽蝶变”。

关键词:围场,刘众民,脱贫责任编辑:杨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