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承德频道

40天36亿人次出行 最大规模春运迎来变革

http://www.hebei.com.cn 2014-01-26 21:03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1月22日,广西梧州返乡“铁骑大军”超5万辆次。

  甘汉深摄(新华社发)

  江苏苏州火车站迎来春节前客流高峰。

  1月22日,安徽阜阳火车站,返乡旅客准备登上回家的免费大巴。

  卢启建摄(新华社发)

  1月19日,辽宁沈阳北站,旅客们走在风雪回乡路上。

  张文魁摄(新华社发)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人们都将春运比作“候鸟归巢”。每年秋天,数以千万计的候鸟会南下,因为那里温暖、有食物。然而无论那里多美好,一到春天冰雪融化时,候鸟又会成群结队地飞回万里外的老巢。

  在中国的土地上,每年也有数亿人离开家乡,为更好的生活寻找可能性。然而一到春节,他们也会放下手上的所有事情,背着大包、小包回到从数公里到数千公里外的家。

  2014年的春运已经开始一周,在路上,在媒体的镜头中,人们看到了这场史上最大规模春运中的温情与艰辛,宏大与无奈。在人们一如既往地为春运而争先恐后,各方合力应对春运压力之时,春运本身,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大迁徙里的众生百态

  1月20日晚,正值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朔风凛冽、体感冰凉。在北京北站,身着红色“麦乐送”工作服的山东菏泽人老吕,焦急地问售票人员,“还有票吗?坐票、站票都行。”

  老吕最终买到了1月24日的K571次车站票,这列从北京西站始发的车,如果不晚点,会在当晚11点多到菏泽。之后,他还需要坐汽车回家,好在过年期间,家乡的公共汽车运营到很晚。

  从1月16日开始的40天春运期间,对于搭乘铁路的2.58亿人次来说,老吕是无数个故事中的一个缩影。

  无论是学生还是工人,无论是白领还是街头拾荒者,无论是正当壮年还是年近耄耋,每年农历春节将近时,在外的人们都会像归巢的候鸟一般,无论路途是否艰难,总挡不住回家的路。

  回家的“刚性需求”,将使2014年的中国春运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徙。预计今年春运期间,共有36.23亿人次出行,而2012年春运人数才刚突破30亿。这一数字,远超2013年美国感恩节期间出行的4000多万人,亦远超穆斯林朝觐麦加的198万多人,后者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宗教集会。

  回家不易。同样在北京北站,内蒙古赤峰人老陈和他的妻子,带着五个简陋的大包裹前来候车,里面装满了过冬衣物和锅碗瓢盆。他的车要到第二天中午才开,所以只能在候车室休息一晚。老陈觉得自己算是幸运的,从售票大厅里的显示屏上能看到,通往他家乡的那列车,在未来一个星期里的票早已售罄。

  在天津打工的安徽亳州人丁永和一家,在多方买票未果后,选择与老乡一道开三轮车回家,在“五脏六腑就像要颠翻了一样”的路程后,他们的车被扣了。幸运的是,3辆三轮车上的34人,在睡了一个安稳觉后,坐上了交警专门安排的返乡大巴。

  另类的方式也不少,为繁忙的春运平添了几分趣味和无奈。四川郫县马术教练姚少双,在买不到去丈母娘家的车票后,灵机一动,骑马边看风景,边与汽车赛跑,最终成功抵达,可谓“马上回家”。

  在铁路南京站,春运开始以来,每天会有三四千人退了票,也会有五六十人丢了票。春运既有回家的期盼,也因为其规模过分庞大,不可避免地有不如人意时。

  如同过去许多年的春运一样,今年的春运旅程依然无比忙碌,而这些旅途中的艰辛或困难,在当下都成为了回家的必要成本。

  “春节,爸妈想你了!”1月20日的郑州,在五一公园内,10位老人举着这样的牌子,唱起了《常回家看看》,以这样的行为艺术,表达着希望孩子回家过年的心愿。

  重压来袭下各方给力

  春运的压力在其正式开始前就早已到来。

  仅以铁路为例,从元旦后起,铁路12306网站多次瘫痪,据网站技术负责人朱建生介绍,仅1月9日一天内,就有144亿次点击,网页浏览量高达88亿次,相当于中国每个人点击了10次,浏览了6次页面。

  庞大的压力之下,运力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给出了这样一组数字:节前每天安排铁路客车2667对,比平时增加近300对;民航每天执行航班接近1万个班次,比平时多300多个班次;公路每天安排265万个班次,比平时多89万班次。

  在北京北郊长途汽车站,值班人员告诉记者,多数线路的发车数量都在近期大幅提升。例如,原来发往张家口的车由一天7班涨到了十几班,原来发往阳原的车由一天3班涨到了6班。

  在山城重庆,机场1月19日共出港3.5万人次,比一个月前多了1/4,从这座西南部直辖市起降的飞机数量更是增加了近百架。

  在北京西站,仅1月21日,就送走了18.7万人,迎来了9.2万人。

  旅途中的贫乏与劳顿,让人们提前就开始准备。在淘宝上,搜索“春运神器”,有263件商品,几乎都是用来辅助坐着休息的。虽然大多数戴上去并不美观,但买不到卧铺的旅人,用它在车上或可享几个小时的睡眠。

  为春运出行服务的人们,同样费尽心思。从管理者到服务者,从技术人员到后勤力量,甚至短期服务的志愿者,每一个群体都付出了难以计数的汗水与心血。

  春运第一天,在人群拥挤的全国多个机场中,空姐、空乘们用“快闪”的方式,在机场中随着音乐的节奏,拖着拉杆箱跳舞,以欢乐的气氛缓解人们的焦虑。这样的场景至少出现在了北京南苑机场、南京禄口机场和昆明长水机场。

  北京西站的售票员尹树霞,注定又要在售票中度过自己的生日,虽然网络售票已经让窗口排队的人变少,但在高峰期,她依然需要每天说出3000多次“您好!去哪儿?”

  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和贵州等多地的交警,春运期间则需要随返乡的摩托车大军在路上穿梭。

  而关注度极高的12306售票,则在客服中心设立了“发泄区”,在这个高峰期每天能接4.5万个电话的地方,话务员除了偷偷地哭,还会在食堂里冲着拳击柱拳打脚踢,再回去一遍遍地对来电抱怨者说抱歉。

  春运触网中更新换代

  2014年的春运与网络进一步深度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发生着深远的变革。

  通过手机等移动上网设备,人们可以买票,查询路线,知晓飞机、火车、汽车是否晚点。而人们在互联网上留下的与春运有关的信息,也透露出了春运正在变化的信号。

  通过网络售出的火车票在今年超过了一半,往年售票大厅的排队长龙,在今年已大为减少。在北京多个火车站,记者都注意到,网络购票换票厅内人群熙熙攘攘,但在不少时段,售票大厅已是门可罗雀。

  网络在春运过程中的作用,也已不仅局限于售票。春运大迁徙中的人群,大部分手中都拿着可以上网的手机,这无疑为春运的变革提供了可能性。

  在微信上,“铁路12306”和“中国铁路”两个微信公众账号,已经可以提供包括余票、列车时刻、预售期、代售点、正晚点查询等多种信息。航班信息也可以通过关注航空公司的微信官方平台获取,从买票到值机,全过程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

  而在深圳等多个城市,交通主管部门的微信官方账号,使得外出搭乘公共汽车的人,除了可以买票、查询外,还能参与“十元抢票”、“组团回乡”等活动。

  互联网记录的有关春运的海量数据,还构成了2014年春运的一个大样本。从这个样本中,可以看到,春运在悄然间发生着更新换代。透过支付宝的大数据对数亿用户的研究,可以发现春运在宏观层面上的诸多特点。

  在省级流动中,回乡大军里有十条路线最火。从广东到湖南、湖北、广西、四川、江西、河南,以及北京到河北,上海到江苏,浙江到安徽,江苏到安徽间的人最多,而出发地则无疑都是一线发达省份与城市。

  尽管春运仍是短期内的大迁徙,但迁徙的距离却在悄然变短。支付宝的研究发现,在外生活的人中以离家200—800公里最为集中,新一代外出人群就近务工的趋势开始显现。

  还有一些地区的人们,“最不爱凑春运热闹”。河北唐山市等五个城市,春运期间没有大量人口涌入涌出。这些地区有着共同的特点:当地资源丰富,人们无需外出。

  对于春运之不易,人们也逐渐地多了几分谅解。曾经对12306网站“嗤之以鼻”的网友“代码狗”,在实际分析了网站所面临的压力后,专门发帖“为12306说两句公道话”,表示核心问题是铁路运力未达到要求,而非网站建设不力。

  春运在变化,而路上的人们,却始终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回家。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小伙子崔立,1月18日从河北衡水出发,先到北京后,在北京北站候车室睡了两个晚上,才坐上了1月20日前往赤峰的车。到赤峰后,他还要连续转两次公共汽车,才能到家。

  1月21日,在给本报记者发来的短信中,崔立说:“累成一滩泥了,只想睡一觉。不过,总算到家了。”

关键词:春运,回家,变革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  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