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承德频道

外国党政代表看中国领导人动漫短片:非常吸引人

http://www.hebei.com.cn 2013-12-29 10:21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改革“秘诀”和中国特色民主制度最受关注

  “中国有改革开放,老挝有革新路线,为什么中国变化那么大?”“中国的协商民主制度是怎样的?像沈跃跃女士这样的全国妇联主席是如何产生的?”

  在李捷的印象里,交流活动中气氛最热烈的就是互动环节。几乎每场活动都有近一半时间留给现场提问,他的原则是不设限制,“我愿意回答朋友们提出的任何同中国有关的问题。”

  除了中国改革成功的“秘诀”,问得最多的就是中国的民主制度。中国为什么坚持共产党一党执政?中国协商民主制度是如何运行的?

  作为研究中共党史的专家,李捷曾经在一些国际论坛上被问及过类似问题。他说,自己通常会把当下的问题放在历史的维度中去审视,并结合亲身经历,用讲故事的方式去回答。

  在谈到中国为何选择一党执政时,李捷介绍了近代中国效仿西方尝试议会制和多党政治失败的经历,讲了他去东欧国家考察西方“新自由主义”影响时的见闻,在肯定民主多样性的同时,表示中国的选择是由本国历史和国情决定的。

  据媒体报道,十八大后,中共曾向不同区域的社会主义国家派出通报团,向非社会主义国家派出解读团。此次的代表团,面向的既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非社会主义国家,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

  李捷告诉北青报记者,他所率领的代表团是“量体裁衣”设定交流内容。例如对老挝和柬埔寨这样的“近邻”,会着重阐述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的“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方针,介绍中国和东盟打造“钻石十年”将带来的机遇。

  为何要和外人聊“家事”?

  据北青报记者根据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12月中旬以来,已经至少有四支中共代表团赴海外介绍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公开报道显示,12月16日到24日,中央党校副校长李书磊率团访问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由中联部副部长艾平任团长的中共友好代表团则在17日至20日访问了尼泊尔。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捷率领的中共友好代表团在18日到25日期间访问了老挝和柬埔寨。从12月24日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原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率团对蒙古、韩国进行访问。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关系到中国未来十年改革的一次关键会议,可以说是“家事”。中共为何要和其他国家聊“家事”呢?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真诚地希望同周边国家分享改革发展的红利。我们希望与其他国家携手同行,实现互利共赢。”李捷说,近年来一些外国媒体提出了“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推行新一轮改革后会选择怎样和世界相处,是很多国家关注的。

  在李捷看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正在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契机,通过多种渠道消除其他国家的疑虑,重申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中央和国家机关组织了专题吹风会,介绍改革最新情况。例如今年11月19日,中联部向包括40多名驻华大使在内近130个国家的高级外交官介绍了三中全会精神。

  “国家公关”时代如何讲“中国故事”?

  赵启正院长率团访问韩国时,韩联社在对他的专访中提了一个问题:“中国梦如何给韩国带来机会?”韩联社注意到,赵启正曾经说,“中国梦”并不是自私的梦,中国的发展会给外国带来机会。

  李捷在访问中也感觉到,相比改革对中国自身的改变,周边国家更感兴趣的是中国发展能给它们带来哪些机遇。从这个角度去介绍中国改革的意义和“中国梦”时,交流就更加顺畅。

  在出访前,赵启正参加了12月中旬在北京举行的“2013中国与世界研讨会”。如何用国际社会听得懂的语言去讲中国故事,是当天讨论的议题之一。清华大学新闻和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庆安说,公共外交要有创新能力,要有技术层面或者话语层面的创新。例如《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动画片,就是从听得懂的角度阐述了中国政治体制中一些相对来说比较敏感的命题。

  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被认为开启了中国的国家公关时代。此后,一系列的战略公关计划浮出水面。2010年,中国外交部成立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随后牵头全国人大外委会、政协外委会、中联部、解放军总参谋部等部门建立了跨部委的“公共外交部级联席机制”。2011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亮相。

  今年9月的《求是》杂志上,刊登了一篇中联部理论中心组撰写的文章,称新一届领导集体在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进一步加强党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构建政府外交、政党外交、军事外交、民间外交等“立体式外交”工作格局。

  在李捷看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派出的这些中共代表团,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这种“立体式外交”的一次尝试。

  在柬埔寨访问的最后一天,李捷和团员们参加了四场活动,交流的对象从孔子学院学生到柬中友协代表,谈论的话题从中国改革到文化软实力的传播。时间转眼即逝,对方却意犹未尽,主持人只好宣布希望大家用电子邮件的方式继续提问,继续交流。李捷的名片夹里,收集了厚厚的一叠名片。“我希望能经常和这些朋友们进行沟通。”李捷说。

  

关键词:领导人|吸引人|三中全会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  田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