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 韩朝)6月4日,承德市召开了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过去的一年,承德市全市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深入贯彻省生态环境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拼搏进取、攻坚克难、稳中求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
新闻发布会现场。
2020年,承德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实现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95,与2019年相比下降了6.6%,在全省排名第二。达标天数322天,较2019年增加14天,高出全省平均达标天数(256天)66天,全省排名第二。大气六项污染物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国家二级标准,PM2.5年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9%;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7%;臭氧(O3)全年第90百分位数浓度为15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5%;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1%;一氧化碳(CO)全年第95百分位数浓度为1.8毫克/立方米,与2019年同期持平。各县(市、区)空气质量总体环境空气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达到和好于二级天数在291~333天之间,PM2.5浓度均值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均呈现下降,
承德市监测的9条主要河流共设置29个国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河流水质全部达到优良以上,水环境总体水质状况为优,全市水质优良比率和达标率全省领先。其中,全市19个地表水国省考河流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保持100%,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其中Ⅰ类断面3个,Ⅱ类11个断面,Ⅲ类断面5个】,与基准年相比,水质优良比率由84.21%提升至100%,提高了15.79个百分点,11个断面水质实现升类,潮河古北口和滦河潘家口水库两个出市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全市集中式饮用水地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100%。
2020年承德市声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各类功能区全年声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功能区标准。与2019年相比,各类功能区平均等效声级年均值均有所下降。1类区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年均值为44.7dB(A),下降了4.1dB(A);2类区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年均值为51.2dB(A),下降了2.1dB(A);3类区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年均值为54.2dB(A),下降了3.5dB(A);4类区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年均值为54.9dB(A),下降了2.4dB(A)。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年均值为66.2dB(A),质量等级为好,与2019年相比,昼间噪声下降了0.2dB(A)。
承德市受污染耕地全部实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完成了223个建设用地疑似污染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设用地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圆满完成了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各县区建立了县、乡、村、农户、第三方‘五位一体’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护制度,完成60个村庄治理任务和648个村庄污水管控任务。
2020年,承德市辐射环境质量总体情况良好。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处于正常天然本底范围内,空气、水体、土壤等介质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处于正常水平,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与往年相比无明显变化;环境电磁辐射水平低于国家规定的相应限值。
2020年承德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65.02,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良,11个设区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排名第一。全市已建成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4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9处,总面积达到3140万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分别占全省的31.1%和44.3%。全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2.08%,占全省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的43.02%。
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承上启下重要之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承德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进一步突出科学、精准、依法治污,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持生态环境质量京津冀领先,为建设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