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承德要闻

天津援承这5年:播撒希望的种子留下带不走的“致富经”

来源: 长城网  作者:秦启涵
2021-01-26 12:36:00
分享:

  长城网实习记者 秦启涵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工农业生产的命脉。

  1982年5月11日,举世瞩目的新中国首个跨流域大型引供水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全面开工,这也标志着天津即将迎来“全新时代”。

  “历史不断向前,情谊却在不断轮回。天津市对口帮扶河北省承德市的承德县、平泉市、隆化县、兴隆县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都是滦河流经之地。饮水思源,天津对口帮扶承德,既是政治责任,也是情感责任。”2018年11月,杨春武受天津市委、市政府委派,接任天津帮扶承德工作队领队,挂任承德市委常委、副市长。甫抵承德,他满腔热血、一片赤诚:“承德不脱贫,天津不撤退。”一诺千金,掷地有声,为承德百姓带来希望……

  杨春武所带领的这支工作队,2020年有队员168名,其中,党政干部20名,专业技术人才148名。他们通过对口帮扶,用心用情用力,将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理念,还有宝贵的干部人才持续不断输入承德的贫困地区,让这片土地不断发生着喜人的变化。

  小滦河国家湿地公园示范区

  守住那一汪碧水

  蓝天白云下,滦河水域清澈明亮;广袤绿地上,水草常年孕育着水源……这便是如今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御道口镇御道口村的小滦河湿地公园。

  然而,就在几年前,这片区域还是另一番景象:河流两岸全是村民的耕地和牧场,长期的种植和过度放牧使土地沙化严重,经常起风沙,化肥、粪便也对水质造成影响。

  小滦河是滦河上游的重要支流,为了保护京津冀水源地,造福当地居民,天津与承德共同谋划了小滦河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将扶贫与水源涵养、生态管护、人居环境改善结合起来,在总投资中使用天津对口帮扶资金1083万元。

  “几年来,我们持续改善当地水源保护、生态建设,选聘生态护林员、防火员、河道巡查员等一批公益岗位,累计带动贫困人口1.4万户、3.7万余人增收”,天津帮扶承德工作队主任赵辉介绍,天津帮扶承德工作队针对承德市“水源涵养区”功能定位,积极推进生态扶贫工作,采取“扶贫+水源涵养”“扶贫+生态管护”“扶贫+人居改善”等举措,促进当地经济“生态优先、绿色崛起”,起到了“为京津冀涵水源、为县域增资源、为贫困添财源”,实现了脱贫攻坚与水源涵养、生态环保、人居环境治理共赢。

  生态保护的回报不止于此。如今,湿地公园区域的蓄水保水功能显著增强,在保障周边及上下游上万亩耕地用水的同时,每年还能向天津地区输送2亿多吨的优质饮用水。动植物种类也更加丰富,黑鹳、大鸨、大天鹅等稀有野生动物频频光顾。

  昔日一片黄,今朝满眼绿。“环境好了以后,绿水青山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银山!”赵辉说。

  盘活“造血”新业态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工作队在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上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

  作为古代皇家猎苑所在地,畜牧业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农户缺少科学的养殖方法,使畜牧品质大大降低。

  为了实现这里从最原始的“靠山吃山”到脱贫致富的华丽转变,天津食品集团援建的“津承百万只优质肉羊项目”落户于此。该项目为引领,着力提升承德地区肉羊标准化生产水平,打造“围场肉羊”品牌。

  2017年底,河北津垦奥牧业有限公司成立,建设津承扶贫肉羊养殖基地项目,2018年7月建成投产。2018年底,设立河北津垦猎苑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肉羊养殖产业化扶贫基地项目,2019年底建成投产。2019年3月设立承德津垦塞羴食品有限公司,建设牛羊屠宰及肉制品加工项目,总占地面积94.46亩,设计规模年屠宰肉羊75万只,肉牛5万头。规划项目总建筑面积32087.87平方米。

  回想起去年2月中旬,疫情刚刚有所缓解,天津食品集团援派干部李强便从新疆转赴河北承德履新。经过14天的隔离后,李强马不停蹄地赶到承德,担任承德津垦塞羴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一职。

  “使命在心、责任在肩。”刚上任的李强为早日完成肉羊产业链条的建设,便主动放弃节假日,带队办理屠宰场建设相关手续,组织施工方进场建设,使各项工作按时推进。

  看着一栋栋单体厂房拔地而起,从无到有,李强的心中的种子也迅速萌芽,“如今,这个项目就像自己的孩子一般,每天都期待着品质合格的‘围场肉羊’能够大批量供应市场。”在承德这近一年的时间,李强感受着项目建设的“天食”速度,践行着“天食”精神。

  未来,“津承百万只优质肉羊项目”将构建起从肉羊饲养、扩繁育肥、技术服务、产品加工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产销链条,确保肉羊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户与市场有效连接,切实解决农牧民“养的起、养的好、卖的掉”等问题,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这一项目已带动当地2500余户贫困人口增收,产业链也越伸越长。到2020年年底,与项目合作的养殖场已达到50家,带动3000余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实现了累计销售及带动优质肉羊百万只以上,产值达10亿元,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脱贫“双赢”。

  包括“津承百万只优质肉羊项目”在内,天津因地制宜,在承德留下了一批“带不走”的好产业,为百姓增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平泉市的食用菌、杏仁,隆化县的大米,承德县的苹果,兴隆县的山楂……天津将帮扶资金重点投入到成熟的涉农产业,并打通消费扶贫渠道,帮助当地特色产品走出承德,销往全国。

  一个又一个产业项目的落成和见效,给群众带来了收益,给明天带来了希望。2020年,天津帮扶承德五县(市)新引导且已落地扶贫企业31家,实际投资额3.3亿元,带动贫困人口5257人。

  让“扶志”“扶智”生根发芽

  “想要发展经济,就需要有产业的支撑;发展产业,又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要想彻底拔除‘穷根’,归根结底要在‘扶志’‘扶智’上下功夫。”杨春武反复叮嘱帮扶队员,“兴教育,才是一座城市的根本希望。”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坐落在承德市高新区。说起这所学校与天津的渊源,学院党委书记卜立新打开了话匣子:“学校是由承德和天津共同投资建设,但光有大楼也不行,教育品牌、课程设置、师资培训、专业设置这些办学方案的筹备,都是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帮助我们完成的。”

  “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我们的专业设置是以承德的重点产业为基础,兼顾京津冀区域的经济特点。”卜立新举例说,“比如智能制造、电子商务、艺术设计等专业,都非常符合市场需求。”作为津承教育协作的成果,该校2020年招生2100余人,在校生达到4000余人。

  2020年10月23日,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举行2020年开学典礼,新入学的2100余名学子面对国旗,高声宣誓,立志成为知识功底深厚、技术技能精湛、创新创业能力突出的“大国工匠”。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可以说,这座学校给了我对新生活的渴望。”杨嘉林是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2018级的学生,他的家庭是承德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不仅要供养我和弟弟,还要照顾重病缠身、不能干重活的母亲,一家人的压力全都落在了他一人身上。”原本对大学不敢奢望的杨嘉林,幸运地成为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第一届的学生。

  初次踏入校园,杨嘉林便被这座巨大的“城堡”所震撼,校区依山而建,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想起自己将在这里完成学业,杨嘉林的内心激动难平。

  三年的时间过得很快,杨嘉林顺利完成了学业,他不仅享受到了学校的“三免一助”政策,还连续三年获得了奖学金。“整个大学期间,家里从没为我的学费、生活费操过心,毕业后学校还给我安排了工作机会。”谈起未来,杨嘉林充满希望。不仅如此,杨嘉林还将有机会享受高职院校外省市生源毕业生在天津落户政策。

  一手“扶智”兴教育,另一手就要“扶志”促就业。工作队抓住承德面向京津冀的区位优势,积极搭建劳动力资源供需服务平台,深化津承劳务协作,通过建立劳动服务站、“项目扶持+资金扶持”相结合、抓好“三项保障”等方式,把承德地区的内生动力和外部帮扶有机结合,构建完善“一站、二扶、三保”体系,搭建高质量、全方位的劳务协作对接平台。

  2020年,天津帮扶承德全市贫困人口实现就业达6432人。其中,帮助贫困人口到天津市就业503人,省内就近就业3970人,到其他地区就业1959人。真正让承德地区尽快实现“未脱贫人口要脱贫,已脱贫人口防返贫,边缘人口快致富”的目标。

  线上线下链接扶贫新引擎

  软糯可口的围场土豆、圆鼓鼓的平泉“开花”香菇、颗颗饱满红润的隆化草莓……极具承德区域特色、包装精美的绿色有机农副产品,走出承德,在京津的农产品展销舞台上大放异彩。

  近年来,承德借助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多措并举开展消费扶贫工作。线下,在津设立消费扶贫专柜专店,建成电子商务服务站、服务中心,举办消费扶贫展销活动,带动企业群众广泛参与现场采购。线上,签订“承德山水”农产品区域品牌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通过打造品牌、拓展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打造承德市农、特、优产品直通天津的“高速公路”。

  “京津水源地,生态好产品,价格最实惠,质量有保证。”当打开手机或电脑,搜索“承德山水”时,“老百姓喜爱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会员制大宗农产品网络交易平台”跃然眼前。围场土豆、国光苹果、隆泉大米……在这里,时令果蔬、米面粮油、肉禽蛋奶、休闲副食、营养速食、酒水饮料等产品应有尽有,满足百姓对生态农产品选择需求。

  在天津中德应用职业大学,顶部写着“‘承德山水’扶贫农产品进校园”的智能售货柜吸引了学校师生的目光。只需通过微信扫码,即可打开柜门拿取里面的“承德山水”扶贫农产品,关上柜门自动扣款。这是承德市与天津市合力做强“承德山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动消费扶贫的新成果。

  此外,天津市还将以“承德山水”扶贫农产品进校园为主题,开展“买产品、献爱心、促脱贫”消费扶贫活动,在高等学校、中职学校、教委直属单位食堂等醒目位置安装“承德山水”扶贫智能售货柜,展示推介承德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进一步扩大和提升“承德山水”区域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进而推动“承德山水”扶贫农产品走进天津大市场。

  几年来,天津共采购、销售承德地区农畜产品达4.51亿元,其中,2018年采购333.8万元,2019年采购1.41亿元;2020年达到3.07亿元,在超额完成的基础上,实现连年递增,翻倍增长。

  续写那一份情缘

  “来到承德的第一天,我们就是带着三个问号来的。为什么来承德?到承德干什么?走了以后留什么?”杨春武说,“承德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老百姓、贫困户需要什么,我们就努力做好什么;等离开承德后,要让承德人民记得天津是为承德实现全面脱贫作出了贡献的。”

  如今,一项项承载脱贫致富的产业项目、一个个改善民生福祉的工作举措,为津承两地人民搭建起一座座携手并进、同心圆梦的连心桥。冲锋号角响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步伐没有停止。

  山连山,地连边。一川清洌滦河水,淌润津承两地间。

关键词:致富,生产责任编辑:杨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