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帮助我们搬出深山,盖了新房子,建起蔬菜大棚。真是挪出‘穷窝’,走上了致富路。”平泉市五家村搬迁户梁强激动地说。如今,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许多像梁强一样的人从山沟里的破土房搬进了集中安置区,并在附近找到了新的就业增收门路,昔日贫困户一跃成为了脱贫致富先进户。
“十三五”以来,承德市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市共搬迁安置58346人,共建设149个集中安置区,规划、建设了166个配套产业园区(项目),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的目标。
夯实责任紧盯任务,确保“搬得出”。按照国家、省扶贫脱贫有关政策,市发改委主动担当、牵头抓总,全面落实搬迁任务,全市精准识别确定贫困搬迁30461人,同步搬迁27885人,将搬迁任务分解到县,落实到乡、到村、到项目,建立“四本台账”,实行清单管理。在具体工作中,压实县、乡、村三级书记及行业部门责任,强化县级统筹推进、乡镇组织实施、村级具体管理责任,发改部门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保障搬迁项目快速实施。同时,将搬迁工作纳入全市大督查及审计监督范围,采取“三条线”协同督导,做到所有资金、项目全过程、全覆盖监管,各级督查、审计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确保搬迁工作规范、廉洁、高效推进。
严格政策精准管控,确保“稳得住”。在规划建设中,秉承“绿色环保、和谐自然、简约舒适、传承文脉”的设计理念,把安置区与小城镇、美丽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同步规划;严格执行人均建房面积标准,对搬迁项目统一工程造价、招投标、材料采购、施工管理,精准控制建房面积及成本;研究制定加强分散安置管控“六项举措”,逐户建立分散安置台账,进行全过程、无缝隙管控,有效防范化解分散安置风险隐患。目前,全市共建设149个集中安置区,集中安置3.6万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部满足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安置区管理逐步完善。
持续推进“两区同建”,确保“能脱贫”。坚持把搬迁安置与群众脱贫致富同步谋划,围绕全市“一环六带”产业布局和“五个百万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实施“产业增收”工程和“基地富民”工程,通过资金扶持、资产收益、主体带动等方式实现了搬迁贫困户产业全覆盖。针对搬迁劳动力就业问题,推行订单式、点菜式、一对一的扶贫培训模式,通过建设扶贫工厂(车间)吸纳、返乡创业带动等多种方式开发岗位,全市有劳动能力和转移就业意愿的搬迁劳动力已全部实现转移就业。(记者 关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