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承德要闻

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 河北围场:精准扶贫 好了生活 富了头脑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周文颖 康鑫宇
2020-09-26 15:48:00
分享:

  

  

  长城网记者 周文颖 康鑫宇

  初秋午后,空气中有丝丝凉意。走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城子镇桃山村的桃山小区刚下过雨的街道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副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图景,气氛一派祥和。宽敞整洁的广场上,小区居民三五成群地唠着家常;货车的大喇叭不断循环播放着商贩的叫卖声:“卖梨,又甜又脆”;楼前空地上,两三个农户正忙着打豆子;平房区院落前,有人用双轮车拉着刚摘的面瓜哼着小曲儿往家赶……

桃山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楼房区。 长城网记者 周文颖 摄

  易地搬迁 生活硬件有保障

  桃山小区,是围场城子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67岁的齐文茹,2018年11月搬到了桃山小区,住上了楼房。

  据了解,齐文茹做过膝盖置换手术,行动不便干不了体力活。四十多岁的儿子患有间歇性癫痫病,几乎无劳动能力。妻子零零散散地给别人打工,干点儿力所能及的农活,补贴家用。齐文茹一家三口与母亲合户,享受易地扶贫搬迁对贫困户的优惠政策,每人交3000元共12000元自筹款,便住进了100平方米的四室一厅楼房里。

桃山小区易地扶贫搬迁户齐文茹通过诗歌分享搬迁后的变化。 长城网记者 周文颖 摄

  “我原来住在五号沟,离这儿有15里地。沟里很冷,一到冬天下雪,更是外人进不去,里面人出不来。每年冬天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上山弄柴火生炉子。屋里住的土炕,上边冻脑瓜皮下边冻脚。现在搬进楼房集中供暖,不用自己找柴火,甭提多暖和了。”谈起住进楼房的变化和感受,齐文茹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搬到这之后,就医、出行都方便太多了。楼下就是卫生院,不舒服了,能走的时候就走过去,走不动了打个电话很快就有人来家里帮忙。”说话间,齐文茹还与记者分享了他为记录搬家变化做的一首小诗。

桃山小区易地扶贫搬迁户齐文茹通过诗歌分享搬迁后的变化。 长城网记者 周文颖 摄

  在桃山小区,还有很多像齐文茹一样的村民,他们既是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的受益者,也是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的见证者。整合土地资源,改善生活环境,让贫困群众切身实地感受到生活有奔头、有希望,也正是易地扶贫搬迁的精神意义所在。

  据了解,城子镇桃山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期限为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搬迁区包括城子镇桃山村的7个居民小组,安置区为城子镇桃山村4组,即现在的桃山小区。建设占地43亩,安置6层楼房2栋72套,平房14套。共安置搬迁人口205户482人,其中集中安置100户229人,分散安置105户253人。

  志智共扶 扶贫由“富口袋”变“富脑袋”

  贫穷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脱贫的想法和行动。针对自身受教育程度低,有劳动能力并且想通过自己努力脱贫致富的贫困群众,桃山村委会将技能培训作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的重点工作之一。

  “搬到楼房之后,我老伴儿还种着原来的地,农忙的时候他就回老家打点,多少能有些收入。”66岁的高秀琴也是桃山小区易地扶贫搬迁的村民。女儿残疾只能靠低保维持生计,老两口搬迁之前通过种地营生,卖些玉米和谷子,最多一年只能挣两、三千块钱。“我身体不太好,没啥别的本事,正好村里建了扶贫微工厂,主要做些缝纫的活。有专门的培训,还有三个月的保底工资每月1500元。我已经工作了一阵子,在家门口既能学习又能赚钱,是以前从来都不敢想的。”

桃山小区扶贫微工厂内的手拎袋半成品。 长城网记者 周文颖 摄

  截至目前,桃山村扶贫微工厂共计参加培训40人,安排就业人数2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人,非建档立卡户9人。通过就业,每人可收入月工资1500-1800元,有效带动了周边的贫困户脱贫。

  同时,针对像齐文茹儿子这样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贫困户,该县人社局还设置了专门的扶贫公益岗位,让他们负责担当区的卫生清洁等简单工作,每月以工资形式发放补助金300元。通过这种方式杜绝了贫困户产生“等靠要”的心理依赖,引导困难群众树立自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

  统揽全局 乡风旧貌换新颜

  除了力保有房住、有钱挣,为丰富群众的文娱生活,桃山小区也下了一番功夫。如今在桃山小区两侧,室外足球场已经建成,室内篮球场也正在等待验收。宽敞平坦的水泥广场,也是居民们聊天、跳舞的好场所。

  据桃山小区物业管理人员戴云刚介绍,村民们刚从山沟沟里搬出来的时候,不适应这种集体生活,小区街道上堆满了杂物,严重影响村容村貌。如今,小区的文化墙整齐地贴上了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图画标语,农村大喇叭长期对乡风文明和美丽乡村做细致的宣传,村民的精神面貌和村容村貌都有了新的改观。用戴云刚的话说就是“现在说媳妇都比以前好说了”。

桃山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平房区整洁的街道。 长城网记者 周文颖 摄

  据了解,近年来,围场把精神文化扶贫纳入脱贫攻坚整体布局,与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把精神文化扶贫工作这一“软任务”变为日常工作的“硬指标”,通过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发展特色脱贫致富产业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贫困群众物质脱贫、精神富足,初步探索走出了一条精神扶贫、文化扶贫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截至目前,该县已成功带动108个贫困村退出,7866户贫困户、17598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并顺利通过河北省扶贫成效考核和贫困县退出验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阅读,了解更多。

  关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精神扶贫、文化扶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0年8月)

  按照“百城千县万村”调研活动的有关要求,市委宣传部组成调研小组,赴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围绕“精神扶贫、文化扶贫助推脱贫攻坚”主题,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贫困户、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了集中调研。近年来,围场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精神扶贫、文化扶贫作为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采取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实施文化春风惠民工程、发展特色脱贫致富产业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贫困群众物质脱贫、精神富足,初步探索走出一条精神扶贫、文化扶贫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子。成功带动108个贫困村退出,7866户贫困户、17598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顺利通过河北省扶贫成效考核和贫困县退出验收。

  一、主要经验做法

  (一)坚持志智双扶同部署,夯实基础。围场高度重视精神扶贫、文化扶贫的积极作用,协调部门联动,加强宣传教育,时刻占领扶贫思想文化高地和舆论制高点,引导贫困群众树立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决心。一是打造高位推动大格局。围场县委、县政府把精神文化扶贫纳入脱贫攻坚整体布局,与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并将精神文化扶贫纳入意识形态责任制考核和省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村镇测评体系,实行月调度、季检查、年考核机制,极大程度调动了各单位参与精神文化扶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精神文化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二是建立互通联动新机制。围场县委宣传部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精神扶贫、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要求各乡镇和相关部门拿出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呈现出宣传文化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辅助、乡镇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同时,由县文明办对精神文化扶贫工作进行关键节点安排、重要环节调度、不定期督导,把精神文化扶贫工作这一“软任务”变为日常工作的“硬指标”,真正形成落实精神文化扶贫工作的合力。三是织密政策信息服务网。综合利用广播电视媒体、微信矩阵群、农村大喇叭、流动宣传车、党员干部分工包片、组建基层宣讲团等不同形式的各自优势,深入田间地头、百姓家中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最朴实、最简单的语言宣传“塞罕坝精神”、宣讲“不忘初心精准扶贫在路上”感人故事等,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激发脱贫致富的主观愿望,一扫“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不良风气,全面形成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氛围。牌楼乡东岔村拥有大片闲置土地,适合建设附近13个村的联建光伏电站,但一开始很多群众无法接受,该村村干部挨家挨户讲解政策、逐人逐户去做工作,帮助贫困户算清这笔“明白账”,最终成功流转34户贫困户、2个居民组的170亩耕地建设光伏发电站,今年上半年已累计发电272万千瓦时,售电收益204万元。

  (二)树德育人同推进,凝神聚气。围场针对人口多、地域广、多民族融合聚居的实际,重点在典型带动、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等方面下功夫、下力度,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引导贫困群众树立新观念、开辟新思路,使勤劳致富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在全县上下蔚然成风。一是借助榜样的示范,凝聚致富心气。深入挖掘脱贫攻坚过程中涌现的鲜活案例和典型事件,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贫困群众,激扬其通过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精气神。围场近年来广泛开展“文明村镇”“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新乡贤”等评创活动,涌现出“全国孝老敬亲道德模范—王淑芹”“自力更生脱贫致富—高中良”等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典型120余人,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1480个、最美婆媳460人、文明村镇232个,并通过印发事迹材料、组织巡回事迹报告、先进典型“上善行功德榜”“进宣传栏”等方式,以良好的家风带民风、淳朴的民风带村风,引导贫困群众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二是传递志愿服务的正能量,激发致富斗志。近年来,围场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打造“围场志愿者在行动”品牌,先后建立“巾帼志愿在行动”“青年绿色环保围场使者”“阳光爱心公益协会”等志愿服务组织110余个,不定期组织开展“爱卫同行、清洁家园”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得到全县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助力脱贫攻坚过程中,组织动员全县29个省市级文明单位、24所文明校园与贫困群众、农村学校结成对子,重点从项目、教育、健康、技能等方面提供帮助,累计实施帮扶项目64个、受益达1300余人(次),让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使其精神上得到的鼓励和支持转化为脱贫致富的动力和决心。三是送去精神的食粮,共享文化成果。围场始终坚持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惠民服务两手抓、两手硬,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通过政府投入和社会化运作相结合,实现了乡镇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村少年宫、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支中心全覆盖,保证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有阵地、体育休闲有去处。硬件设施是前提,用好管好是关键。每年利用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文化主阵地,组织送文化、图书、电影、戏曲下乡等文化扶贫活动4000余场次,开展群众性参与广场舞、大秧歌、篮球赛等文体活动120余场次,涌现出“庙宫村端午联欢”“金水泉村文艺汇演”等文化品牌,送到家门口的优秀文化发展成果极大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大提升了审美水平,激发了贫困群众求富、求荣、求美、求变的热情,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凝心聚力。四是善借自治的力量,倡树文明新风。围场312个村全部建起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四会”组织,制定完善易记易行的村规民约,狠刹婚丧大办、喝酒赌博之风,有效遏制了铺张浪费、盲目攀比、厚葬薄养等陋习的蔓延,逐步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坏人坏事有人抓、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必须改”的文明风尚,带动贫困群众自觉摒除旧作风、旧思维,树立脱贫致富的新思想、新思路、新作风,从前一个个上访告状、赌博打架的“散乱村”变成了心气顺、人心齐的“文明村”“富裕村”。半截塔镇要路沟村每年在“重阳节”为60岁以上近300名老人举办“爱心饺子宴”,带动形成了尊老爱幼、守望相助的乡村道德新风尚。

  (三)创新创业同落实,授人以渔。围场城子镇八顷村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驻城子镇八顷村帮扶工作组入驻以后,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发展富民产业、打造美丽乡风、激发群众增收动力,总结出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八顷”经验。2017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学习推广“八顷经验”,深入开展“党旗红、产业强、乡风美、共同富”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积极探索“N+扶贫”模式,帮助贫困群众增强脱贫致富本领,提升造血能力。一是推动“党组织”转化为“智囊团”。城子镇八顷村将有经济头脑和市场眼光、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退军人等年轻优秀党员吸收进入总支和支部班子,采取“支部+村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有机富硒马铃薯种植等多个增收项目,村集体由零收入增加到年收入30万元。通过借鉴八顷村的成功经验,全县扶贫产业链上累计建立党支部80个、党小组200个,协助乡村抓产业,带领贫困群众增收成效显著。二是推动文化“软资源”转化为脱贫“硬实力”。围场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关键是怎么挖掘和利用好各项资源,使其彰显新的时代价值、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围场积极探索“文化旅游+扶贫”“非遗项目+扶贫”路径,依托国家“一号风景大道”知名品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满绣和满蒙文化,通过“万家客栈”加盟户带动贫困户、“巧手创富”工程生产满绣工艺品、扩大“承德山水”品牌围场农产品影响力等措施,帮助贫困群众直接实现增收。目前,全县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23个、满绣专业村13个,带动1.2万人稳定增收;围场马铃薯、胡萝卜、金莲花等特色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直供京津“菜篮子”。三是推动“口袋扶贫”转化为“脑袋扶贫”。以开展“三下乡”活动为统领,采取“政府主导+部门实施+免费培训”的技能脱贫模式,实施“雨露计划”“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和建设微型工厂等,组织“月嫂”、特色养殖等免费技能培训,为参加培训的创业意愿者理清了创业和就业新思路。仅去年组织各类技能培训40余次,累计培训2200余人(次)。

  二、存在问题

  一是基层对精神文明建设认识需再提升。县直宣传文化系统和各乡镇、村在农村精神文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还有个别单位和同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工作部署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同时因工作任务繁重,大多精力用在发展经济、处理矛盾纠纷上,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没有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助推经济发展。

  二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围场县地域广阔,行政村较多,底子太薄,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了行政村全覆盖,但因自然营子较分散,覆盖面还不够广,很难彻底改变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薄弱的现状,部分贫困群众享受基本文化权益还存在“最后一公里”的距离。

  三是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薄弱。尽管目前农村自发的民间文艺团队已成蓬勃之势,带动很多村民开展文艺活动,为村民带去了精神的快乐,但大都缺少高水平教育意义。这些文艺积极分子的文艺专长大都是靠自悟形成的,仅停留在“会”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精”“专”“博”,更谈不上“传”“帮”“带”。虽然该县每年也组织文艺骨干培训,但是指导还不够,不能满足众多文艺爱好者的需求,致使群众文化活动质量良莠不齐。

  三、对策建议

  一是完善两项保障。要加强队伍力量。一方面,配齐优化乡镇、村宣传文化干部队伍,根据《宣传工作条例》要求,村(社区)党组织配备宣传员。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村文化骨干、业余文化爱好者以及文化艺术团队的培育扶植,建立一支扎根基层、融于群众的农村文化指导员队伍,不断夯实农村文化发展基础,增强基层文化发展新活力。要确保经费保障。一方面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资金列入县乡财政预算,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同时,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扶持民间资金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多渠道投入。另一方面,要更大限度争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支持,积极争取活动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硬件条件。

  二是健全三项机制。要健全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强化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城乡联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农村精神文明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解决好认识和位置问题,充分发挥精神和文化的力量,解决贫困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农村持续协调发展。要健全考评和激励机制。把农村精神文明工作列入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年度目标、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把此项工作的主要任务指标化、定量化,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建立系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定期检查,年底总评,真正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工作形成合力。要形成共建机制。要积极整合城乡各个方面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挥各级文明单位的资源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开展综合整治、环境保护、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技能培训等活动,建立城乡共建的长效机制,推动城乡文明协调发展。

  三是狠抓三个重点。注重精神塑造,提升文化传承创新能力。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和盘活乡土文化资源,去粗取精,并将其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好家风、好家训等有机结合,培育能够传播滋养主流价值的新乡土文化,让广大群众由衷产生文化获得感和精神充实感,进而转化为自强不息、建设家乡的决心和力量。注重教育引导,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要把民风建设作为突出重点来抓,在全县范围内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覆盖,分类分层分众开展扎实有效的实践活动,打通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注重文化熏陶,提升农村文化生活水平。准确把握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加强顶层设计,及时回应农民群众对文化的期盼,努力使农村文化活动设施贴近群众、服务方便群众、产品满足群众。

关键词:易地搬迁,扶贫,精神责任编辑:杨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