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县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纪实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作者: 2014-06-12 17:19:16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河北兴隆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纪实

  走进兴隆六道河镇前苇塘村,一个现代田园式村落让人眼前一亮: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街道,一盏盏新式路灯,一棵棵正在盛开的迎春花,一排排粉刷一新的墙面,设备齐全的村民活动中心,处处散发着现代文明的气息……“是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让我们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农民的生活更加舒心了。”该村村民赵丛说起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给农村农民带来的变化滔滔不绝。

  2014年,省委、省政府确定兴隆县省级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重点村102个,占全市的三分之一。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兴隆县坚持把改善城乡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围绕建设具有北方山区特色的‘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田园风光、舒适宜居’的美丽乡村目标,全力打响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攻坚战,一幅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秀美画卷正徐徐舒展。

  加强领导,科学规划,营造浓厚氛围

  “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是一项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的实事、是一项利在当前、功在后代的大事、是一项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好事,事关全县大局和长远发展。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改造提升行动的重要性,进一步坚定攻坚克难信心,增强工作主动性、自觉性,努力把广大农村建设成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在兴隆县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动员大会上,县委书记崔立新的态度坚定。

  为加强对环境改造提升工作的领导,县、乡、村三级成立了领导小组,县四个班子领导每人联系一个乡镇、三至四个村,各乡镇建立乡镇领导包村、乡镇一般干部包片、村干部包户的责任体系,各项工作的牵头部门对所承担的任务负总责,要制定具体方案,明确支持政策和跟进措施,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同时,责成住建部门对102个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重点村开展规划编制,要求坚持从兴隆农村实际出发,以各村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注重长远,不能脱离实际,贪大求高,标新立异,劳民伤财。建设上突出就地取材,总体要求注重保持田园风光,不同村庄间注重突出形象特色,打造独特风格,不搞“千村一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确保资金投入,兴隆县财政确定安排1000万元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发挥引领作用。各乡镇按照“向上争一点、政府补一点、群众拿一点、社会帮一点”的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形成全社会多元化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格局。

  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改造提升的积极性、主动性,兴隆县坚持走群众路线,通过组织乡村两级“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群众大会,发放《告全村父老乡亲书》、《致在外人员一封信》、《农村面貌提升征求意见书》、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重大意义和美好前景,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累计悬挂条幅150个,出动宣传车760台次,印发明白纸10000余张,营造出人人动手、户户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参与环境改造提升的浓厚氛围。

  以人为本,强力推进,全员动手共建美丽家园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是一项点多面广、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特别是重点村的工作,标准高、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在短时间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同时,要有极大的韧劲、恒心和耐力。我县坚持引领不替代、引导不主导,总揽不包揽、放手不撒手,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通过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努力把改造提升行动搞成‘尊民意、集民智、聚民力、惠民生’的民生工程和作风工程。具体实施中,重点推进“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和生态建设”五大工程,做到治理环境、改善民生、生态建设、壮大产业、“四位一体”统筹推进。

  坚持把环境整治作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首要任务。兴隆县以102个示范村街为重点,典型带动,连片打造。各乡镇围绕公路沿线两侧、边沟河道、村庄道路等重点区域,采取组织出义务工、雇用挖掘机、清运车等手段,全面清理垃圾,拆除违章建筑,规范店铺牌匾,设置垃圾点、填埋场。广大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美化、净化环境为重点,普遍实行党员干部包户、包片责任制,并带头走上街头,动手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杂物5.7万方。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农村面貌提升行动的核心内容。我县以“民居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提升”为主要内容,以15件实事为抓手,健全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目前,累计投入资金823万元,“十五件实事”已开工项目101个,草场村、周家庄村、杨家庄村的饮水项目已开工。

  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农村面貌提升行动的重要保障。各部门和重点村紧紧围绕“点上求精、线上求量、面上求景”的建设要求,严格按照制定的绿化方案,充分利用原有绿地,避免“毁绿植绿”现象,做到保护为先、改造提升与新建扩建并举。县交通局投入资金622万元,实施了田路分家工程,重点打造国省干线李家营下道口至112线精品线和六道河线精品绿色长廊;半壁山镇实施统一设计,统一购买苗木,统一栽植,统一评比的“四统一”绿化机制,栽植叶梅、海棠等树种5540棵,小叶黄杨40000株;双炉台村抢抓时机,大拆大建,砌垒花盆,打造村庄绿化景观带;雾灵山精品片坚持高标准规划,编制规划施工图,打造样板,达到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

  坚持把壮大产业作为农村面貌提升行动的长远支撑。各乡镇和改造提升重点村结合实际积极谋划兴村富民主导产业。上石洞乡结合“北北线”公路建设,在沿线各村打造水景观带、北北线绿化带、油葵产业带,发展生态旅游观光产业;雾灵山乡依托“雾灵山”品牌资源,加快雾灵山、北水泉、塔前等9个精品示范村的改造,打造休闲农家旅游产业带;南天门乡郭家庄村依立足“十里画廊”秀美风光和满族文化打造满乡风情村寨。随着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的深入推进,广大农村发展思路日渐清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着眼长远,健全机制,推动农村环境根本改善

  在工作实践中,兴隆县的决策者们认识到:要实现农村面貌的根本改善,既要根据农村实际打好重点工作的“突击战”,又要打好日常环卫的“持久战”。为此,我县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环境卫生工作长效管理机制,使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

  建立督导考核机制。县委明确把改造提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全年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检验班子能力、干部作风、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提升办建立台账,随时要进度,要效果。牵头部门实行日报告、周通报、半月点评、月底交账制度。强化督察,既查进度更查问题,发现问题随时调度,立即解决;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加强监管,坚持资金使用公开透明,严格财务制度,决不允许挪作他用,确保把高铁沿线村庄改造提升行动建成廉洁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建立农村垃圾清运机制。实施“户分类、村收集、乡镇管理、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设置垃圾箱、建设垃圾点和垃圾掩埋场,具体由乡镇统一规划、乡村组织实施,县审核验收后给予一定资金补助,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垃圾无处倾倒的问题。

  建立农村卫生保洁机制。按照“乡镇负责,村为主体,专业保洁与全民参与相结合”原则,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洁体系。在行政村设立保洁员、垃圾清运员,由乡镇从符合条件的治安员、护林员、防疫员和低保户中优先聘用,负责本村环境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由乡镇明确相关工作机构和部门,并设立卫生监督员,负责督促检查本乡镇的环境卫生工作,并督促检查保洁员、清运员做好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同时,充分发挥村群团、工会、妇联组织的作用,运用环境卫生“红黑”名单制度,有效激发了群众的保洁意识。(孙占军 石峥 通讯员 李呈祥 王铮 李世光)

关键词:兴隆,农村,面貌

责任编辑: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