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承德要闻

河北承德:70年绿色发展 打造国有林场生态建设“隆化样板”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周文颖 王仰发 康成富
2021-02-12 11:14:22
分享:

  长城网实习记者 周文颖 通讯员 王仰发 康成富

  隆化县茅荆坝国有林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建于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国有林场,域内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完整多样,是京津地区重要的天然绿色屏障,是滦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地。70年来,茅荆坝林场坚持以生态建设为重点,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兴林、富场为目标,通过采取“艰苦创业、造管并举、生态保护”等措施,使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初期的3.8万亩残次天然林增加到现在的30.3万亩优质林,森林蓄积量也由建场初的15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6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此提高到92.6%,打造了承德国有林场生态建设的“隆化样板”,并由此获得了“全国十佳林场”和“中国最美森林”等荣誉称号。

茅荆坝坝底林区河谷秋色。

  艰苦创业实现荒山由黄坡到绿岭

  说起茅荆坝林场历史发展变化,退休职工许贵义感触最深:“建场初期,当时的生产、生活条件都异常艰苦,林区又地处偏僻荒山黄土裸露,不通公路,地广人稀,我们肩扛行李、背驮炊具上了山,在刚搭起的窝棚里住宿,吃窝头,啃咸菜,喝冰水,每天要步行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山路奔赴山场开山造林,没有运输工具,就徒步用头顶、手提、肩担、背驮运载植树工具和树苗,但是我们以‘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不服输的干劲坚持了下来,那时很多职工因此患上了风湿病与胃病,但是我们把黄土坡变成了绿满岭”。

  林场建于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国有林场,它始终坚持“育林为主、生态优先、科学经营、持续发展”的办场方针,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积极向荒山荒岭进军,在山坡上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疏林补植、针阔混交等生态建设工程,并由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土绿化造福人民”的生态建设高潮。在一代代林业人的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下,换来了28万亩的满岭翠绿恰似茫茫林海,有林地面积一下子由建场初期的3.8万亩残次天然林增加到现在的30.3万亩优质林,森林蓄积量由建场初的15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6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92.6%。

  “科教引领、增强后劲”。这是林场一直坚持秉承的理念,特别是近几年,林场先后与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师大、承德职业学院等单位进行科研合作,联合开展了华北次生林两维分类经营技术研究,培育出针阔混交林5万亩、带状混交林1万亩。这些林子已成为冀北山地的一大典型特色林,而成功引种栽植的黄菠萝、紫椴等珍贵树种1万亩,极大地改善了林场的林分结构和产业结构。同时,还引进林业科研项目5个,推广科技营林8万亩,建立科技型苗圃150亩,引入合作造林、合作建圃机制,建设山地苗圃1000余亩,改善了营林结构,增强了林场发展后劲,保证了优质森林资源。

  茅荆坝林场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在七家林区黄旗道至荒地梁底一带营造的万亩人工油松林郁郁葱葱。

  造管并举实现管理由传统向创新

  “以前植树造林及后期管护主要依靠传统的手工和徒步方式,费时费力还效率低下,森林质量和成活率不好保证,现在我们改变了以前的作业方式,全面采用了创新的复合经营方式,提升了造林质量,节省了管护成本,效果非常好”,现任场长于志海介绍说。

  “青山常在,永续利用”。2000年以来,林场立足林业长远发展,积极推进林业技术改革,逐步淘汰传统落后的老套路,逐渐创新林业发展经营新模式,进一步激发了林场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新活力。特别是2003年,林场决定改进自育自种苗木的传统方式,大胆采用创新的“三年买成苗”的机制模式,把造林任务分解到营林区,营林区担保后承包给造林承包人并负责监管。同时,与承包人签订造林承包合同,整地、栽植、管护等整个造林环节均由承包人负责,3年后由林场将按照存活苗木株数给付,成活率和保存率低于85%的要重造、补造,费用由承包人负担。这大大调动了各营林区和承包人造林的工作干劲,营造了人人参与造林护林的浓厚氛围,一举使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由以前的80%左右提高到95%以上,效果非常明显。2014年,林场引进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推行伐劣、间次、留优的新技术,打造了以目标树为架构的全林经营模式,共培育出优质大径级材和转化低质低效天然次生林2万亩;着力打造流域经营模式,使流域经营面积达到5万亩,域内林木质量得到普遍提升;借鉴“百万大苗上山工程”造林技术经验,综合采用林空造林、见缝插针、锁边造林、就地移植等灵活方式栽植,使山地绿化大苗存量达到50余万株。同时,加强以油松、云杉、黄菠萝、蒙古栎、紫椴等珍贵乡土树种为主的苗木资源贮备,保证了乡土树种的安全。

  精心管护保障每一棵林木健康成长。林场创新管理方式,将林区划成12个区域,把全部干部职工按照面积大小、林木类型编入每一个区域,选出区域负责人,实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保证每一株苗、每一棵树、每一片林都有人看护,保障森林健康快速生长。在此基础上,该场还推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强化火源管控。于2018年投资50万元,在全县率先建起防火远程视频智能监控预警系统,将15个探头安装在海拔区域最高的山顶上,做到了对5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森林实时精准监控、科技防控,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安全,并创造了建场以来连续70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的骄人业绩。另外,还在重点林区关键路口、关键部位增设风电互补高清摄像头和有线供电摄像头20个,24小时全天候监控林区路况,严防林区林木和大苗被盗伐盗挖。

茅荆坝老局子林区实施精细化管理油松林长势良好。

  生态成果实现物种由单一到多样

  “以前生态系统类型非常单一,野生物种稀少奇缺,经过这70年的绿色发展,生态环境好了,生态质量改善了,完整的生态系统也逐步建立起来,林场已成为各种野生动植物的天堂乐园,这里国家一级野生动物有30多种、濒危野生植物有20多种,生态成果实现了单一性到多样性的发展”,在林场工作了30年的老职工郑宝会说。

  “保护优先,打造‘国’字品牌”。为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林场依照“经营和保护并重,利用和培育并举”的原则,将全场划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益林、国家级森林公园、商品林四大经营板块,实行分类经营、分区施策的经营方式,彻底完成了“木头经济”向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转型升级,森林资源得以进一步有效管护。

  建立起40038公顷以茅荆坝为主体区域、以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面实行封禁保护修复,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改善,生态成果更为丰富突出。据不完全统计,保护区内现分布各种植物1091种,大型真菌78种,脊椎动物270种,昆虫88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豹、黑鹳、金雕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凤头蜂鹰等31种,其他保护鸟类200种,占全省鸟类总数的42.8%,国家级野生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二叶舌唇兰、斑叶兰、绶草、大花杓兰等20多种,还伴有大量的野猪、绿头鸭、鸳鸯、狍子、豹等珍稀动物。

在茅荆坝林场林内觅食的国家一级野生动物黑鹳。

  日前,在茅荆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体区域,碑梁林区发现的1000多亩天然华北落叶松群落,其间伴生有天然云杉、桦树、柞树、五角枫等大量野生树种,林冠下生长有毛榛、刚毛忍冬、六道木、绣线菊、唐松草、升麻等天然植物。为华北地区现存最大的天然落叶松原始森林群,林龄大约在120年以上,具备原始森林群落的基本特征,同时具有非常高的科普参考价值。1998年建起的20000亩的核桃楸林,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林场一道独特的生态风景线,这里不但有丰富的森林物种,还是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基因库,其稀有性、代表性和典型性使其成为华北地区生态系统的杰出代表,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发展休闲旅游实现从卖木头到卖风景

  “更新观念,思路决定出路”。1998年开始林场走“生态优先,转型发展”之路,在市县旅游局和县林管处的大力支持下,提出了开发茅荆坝森林休闲旅游的设想,确立了“以林业为基础,以旅游业促发展,两业双赢”的总体工作思路,为打造茅荆坝生态休闲旅游,奠定了从“砍树”到“护树”,从“卖树木”到“卖空气、卖风景” 的发展基础。并开始修路架桥、注塘引水、树碑立牌、开发景区景点等前期工作。2004年,借助将茅荆坝省级森林公园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的契机,全力打造森林休闲旅游产业。这是林场谋求更大发展的有力举措。林场从基础设施和景点建设抓起,始终坚持按规划方案实施,避免了森林公园开发建设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为高标准建设森林公园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先后投资1500万元打造公园软实力。完成了旅游主干道路6.5公里,花岗岩游步道2000米和木栈道1000 米;硬化山门和敖包山停车场11000平方米,并建造了观景亭、仿古式牌楼、蒙古包、图腾柱、山门、观景台、瀑布、接待宾馆中心等一批基础设施,架设了高压输电线路和移动公司无线通讯基站,实现了电力和通讯“双保障”,使森林公园的软硬件建设得到了全面提升。林场现在成为一个集动植物保护、纳凉消暑、健身休闲,探险猎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年可接待游客10万人次,每年可实现旅游收入300多万元,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以景观林为主的生态游。林场与承德中盛御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达成景观林使用协议,初步形成了“资源共享、市场共建、优势互补、利益共增”的旅游产业新格局。

承德市母亲河武烈河发源地。

  如今的茅荆坝早已是山青、水秀、地绿、天蓝,目前正在阔步走向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康庄大道上。2012年以来,先后投资700万元完成了标准化场区建设,使职工办公环境和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场容场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配合驻地新农村建设,参与改路工程道路硬化,改善了林区交通状况,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此外还通过林场职工危旧房改造项目,所有职工喜迁新居搬进了县城,解决了子女上学难,老人看病难问题,职工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开创了林场职工生活城镇化、住宿公寓化、办公现代化、环境园林化的全新生活,实现了林场和谐稳定,不断续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茅荆坝林场之所以有这么好的生态环境和这么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主要得益于历任林场领导班子一任接着一任干、全体职工不辞辛苦为国保绿护绿,才实现了良性互动发展,成为引领隆化国有林场的一面旗帜。今后我处所有林场都要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紧抓发展新机遇,使国有林场成为全县林业生态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为全面推进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隆化国有林场管理处处长鲍树岭如是说。

关键词:绿色,国有林场,生态责任编辑:杨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