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承德要闻

河北围场:建起“绿色银行” 走上乡村振兴路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黄云霞 王东岭 魏永鑫
2022-05-30 17:18: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黄云霞 通讯员 王东岭 魏永鑫)“咱每亩地嫁接鸡心果55至60棵,4年进入盛果期,预计可以产2000公斤果品,8元/公斤,明年就能收获‘致富金果’。每亩果品收入在16000元左右。这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果山’。”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新拨镇大素汰村党支部书记于海忠说,去年开始在125亩果园里栽植苍术苗,每亩栽植8000-9000株,将来这又是一笔收入。

  鸡心果树苗长势良好。

  据悉,新拨镇发挥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变,把林业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下经济发展同全镇乡村振兴工作结合起来,确定了“林下种植”模式,将林下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优良“处方”。新拨镇大素汰村党支部书记于海忠带头流转山坡荒地125亩,于3年前开始栽植果树。去年在果树林下套种中药材苍术,目前苍术苗长势良好。

  “我从2月末一直干到10月份,管吃住,能挣25000元。果树和药材管理忙时,用工最多的时候有30余人,附近的村民都愿意来果园打工。”大素汰村村民张文远说。

  于海忠在果树林下套种中药材苍术。

  生态与经济并重,山绿与民富共赢。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创新推行“三变”(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资本)、“三联”(企业联合作社、企业联供销社、企业联农信社)、“三个带”(把增收带起来、把科技素质带起来、把内生动力带起来)的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

  坚持企业引领,“一企连四产”打造致富引擎。聚焦“3+1”产业融合发展目标,依托县域生态林业龙头企业,实现全链条增收。一产保底增收,按照县域“东南部食用鲜果,西部、北部中药材、杏仁,沙棘多点种植”的规划布局,采取“企业带动、村集体示范、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带动全县1.6万人口从事经济林种植,发展经济林194万亩。二产提质增效,围绕县域沙棘、中药材、杏仁等农特产品,加大产业研发投入,搭建农产品研发平台,研发引进国内先进生产线,开发生产宇航人沙棘、福满家杏仁露、金莲花颗粒等农特产品。三产多元促动,依托县域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构建“种苗培育、规模化种植、深加工、市场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同时带动就业、餐饮、交通、制造等服务行业发展。新业态联动受益,充分利用荒地、沙地资源,建设沙棘、花卉观光产业园,统筹发展观光林业、休闲林业、健康养生等,建设以田园综合体、森林人家为主的城乡休闲观光旅游体。

  于海忠在果园里查看苍术苗。

  坚持产业引领,“一林生四财”释放生态红利。立足全县林果产业“两环、四区、七大基地”规划布局,狠抓供给侧改革,调优产业发展结构,大力发展以干鲜果品、木本油料、园林绿化苗木、木本花卉中药材等为主的经济林产业。依托森林旅游产业,大力培育乡村旅游,组建“万家客栈”乡村旅游发展平台,成功打造特色村镇,发展旅游专业村,有效带动农民实现稳定增收。引导帮助群众利用林间空地、森林边缘地带,发展林药、林菌、林禽等林下经济,将林下资源变成菜篮子、药园子,有力促进农户增收。

  坚持机制引领,“一地生四金”拓宽增收途径。围场聚焦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机制带动效用,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走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新路子,通过土地流转获租金、资金投入变股金、就近打工挣薪金、合作经营得现金的“一地生四金”模式,创建了一座乡村振兴的“绿色银行”。

关键词:生态,乡村振兴,绿色银行责任编辑:杨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