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百姓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承德是塞罕坝精神的发源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定位的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也是京津冀西北部生态环境支撑区。只有将塞罕坝精神全面植入灵魂血脉、植入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植入为人民服务实践中,高水平推进生态建设,才能推动“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建设朝着更可持续、更有内涵、更高质量的方向阔步前进。
1月27日,市委书记柴宝良率队赴塞罕坝学习调研时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承德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方位深化“三个植入”,大力度推进“四个再建功立业”,奋力谱写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强市、魅力承德”新篇章。就高水平推进生态建设,柴宝良强调,必须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强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坚决扛起“两区”建设政治责任,在推进高水平生态建设上再建功立业。
从塞罕坝百万亩林海到青松岭山楂树下,从绿进沙退的小坝子到清理网箱尽显“漓江山水”韵味的潘家口水库……近年来,承德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开创了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重大而紧迫。如今的承德,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机遇期、绿色发展的黄金期、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期。面临着高品质生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使命,我们一定要扛起“两区”建设责任,加强生态资源管理和利用,加快推动生态大市向生态强市转变,以高水平生态支撑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经济绿色发展的“美丽高岭”。
坚决扛起“两区”建设政治责任,在推进高水平生态建设上再建功立业,必须推进全流域生态建设再提质。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如今的承德,林地面积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43万亩增加到360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5.8%提升到60.03%,可说是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天蓝,万壑鸟鸣。立足于此,我们要进一步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大力实施生态治理修复和森林质量提升工程,整体提升水源涵养和生态支撑能力,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的新期待。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相互依存、紧密联系。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必须从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的角度去考量,统筹兼顾、整体施策,不断增强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的关联性和协同性。要扎实推进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修复、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工程,力争省级森林城市实现全覆盖;要加快实施大贵口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滦河和武烈河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要深化国有林场“二次创业”,打造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基地。全力以赴补齐承德生态环境建设的短板,破解阻碍绿色发展的难题,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
坚决扛起“两区”建设政治责任,在推进高水平生态建设上再建功立业,必须推进全系统生态保护再提标。“备豫不虞,为国常道。”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好成果,正确处理旅游和防火的关系,上项目要注重生态环保,育产业要突出绿色基底,以更精准的措施、法治化的手段标本兼治,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发展,坚决守护好每一片森林、每一条河流、每一块土地、每一片蓝天。枝繁叶茂一百年,化为灰烬一瞬间。要坚持防火安全第一,将旅游区和划定公布的禁止旅游区有效区分开,加强监管执法监督,最大限度消除人为火灾风险,有效提升区域联防联控能力,推动森林生态旅游和防火工作协调发展。与此同时,要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突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持续推进滦河、潮河“两河共治”。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让紫塞大地有“颜值”更有“气质”,让良好生态环境真正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坚决扛起“两区”建设政治责任,在推进高水平生态建设上再建功立业,必须推进全要素生态价值实现再提效。要把生态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永恒竞争力,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环节、全过程,持续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不断让生态为高质量发展赋能。特别要抢抓“双碳”战略机遇,推动承德的清洁能源在产业升级重构中产生出巨大的“乘数效应”。因此,我们要在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推动绿色发展、增强碳汇能力等方面大胆探索,加快生态产品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拓展降碳产品交易成效,积极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打造全省低碳零碳经济发展示范区,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扎实推进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在塞罕坝机械林场、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小滦河湿地等区域先行先试,摸清生态产品供给“家底”;推动森林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扩大森林固碳量开发交易,在生态价值实现领域实现省内领跑、全国领先;积极争列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城市,推动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常态化。
已见繁花结硕果,更立壮志谱新篇。只要全市上下清醒地认识到,绿色发展是引领承德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和牢固基石,始终突出生态优先,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环节,就一定能真正蹚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径,让绿色成为承德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亮底色,实现在新的赶考路上再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