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承德要闻

承德:培树“书香门第” 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黄云霞 梁宝红
2021-11-19 15:13:00
分享:

  长城网·云客户端讯(记者 黄云霞 通讯员 梁宝红“我们村的街坊邻居看见我家门楣上挂着的‘书香门第’匾额都可羡慕了,这块牌子是对我家家风文明建设最好的肯定和见证。”站在“书香门第”匾额下,承德县岗子满族乡郑栅子村村民高松利激动地说。

承德市文明办、承德市文联在全市大力开展“书香门第”培树工作。

  今年以来,为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书香社会建设,提高全市文化软实力,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承德市文联在全市各县(市、区)先后启动了“乡村振兴党旗红、文艺创新树先锋”试点工作,大力培树“文艺名村”,与市文明办联合打造“书香门第”,探索走出了一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书香社会建设落细落小落实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培树承德市“文艺名村”14个,培树“文艺创作基地”14个,培树城乡“书香门第”200户,破格发展289名乡土文艺人才加入市属文艺协会,就像“星星之火”,点燃了承德乡村文艺振兴的“燎原之势”。

  “承德市文联创新打造的‘乡村振兴党旗红 文艺创新树先锋’活动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为全省文艺界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值得各市借鉴。”在双滦区大贵口村参加培树“文艺名村”、打造“书香门第”活动现场,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海英说。

  向承德县郑栅子村“书香门第”家庭代表赠书。

  用“书香”弘扬家风文明

  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对家庭建设的重视、对家风家教的重视,促进家庭和睦、村风纯朴、社会和谐、民族进步,承德市文联坚持以“乡村振兴党旗红 文艺创新树先锋”活动为总抓手,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在全市范围内择优选树“家庭成员崇读尚学、学习氛围浓厚、家庭文明和谐、参与热情高涨、典型示范作用明显”的家庭为承德市首批“书香门第”,探索在全市凝聚了崇尚优良家风、传承社会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争当“书香门第”的浓厚氛围。

  兴隆县青松岭村“书香门第”家庭代表。

  “2021年,市文联指导我们村成功培树了5户‘书香门第’,这5户是从全村276户优秀家庭中通过村民代表大会一致同意择优挑选出来的,像张金来户是优秀文艺工作者之家,出版了《张金来诗选》,吴怀志户培养出了2个大学生,通过这5户‘书香门第’的示范带动,在全村都激发起了争当‘书香门第’的热潮,不少村民向我表示继续努力争取成为下一户‘书香门第’。”兴隆县诗上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海平笑着说。

  用“书香”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千年的“红山文化”、三百年的“山庄文化”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承德历史文化遗产。为深入挖掘承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加大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力度,承德市文联通过培树“书香门第”,着力将隐藏民间的优秀文艺家、民间手工艺者、非遗技艺传承人等散落在承德山乡社区之中的“明珠”挖掘出来,通过擦亮这些“文明碎片”,让承德的“文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隆化县章吉营村“书香门第”家庭代表。

  在宽城满族自治县东川乡东川村清朝光绪年间的老戏台上,刚刚演绎完一场精彩的“莲花落子”演出。刘建常既是隆化县章吉营乡章吉营村“书香门第”家庭代表,还是章吉营村的“民间文艺百科全书”,扎的一手好宫灯,刘建常说“我就爱扎宫灯这些手艺活,这是老祖宗给我们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只要我还扎的动,我就会一直扎下去,将老祖宗的传统文化财富传承下去,绝不辜负‘书香门第’这块‘金字招牌’!”

  用“书香”促进志愿服务

  为充分调动和发挥出“书香门第”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以“小家”带“大家”,团结引领广大社区居民和村民热心社会公益,深化志愿服务,加快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承德市文联、承德市文明办在培树“书香门第”过程中,特别注重挖掘培树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的家庭,从而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父老乡亲把热心公益、回馈社会深植于心,付之于行。

  滦平县古城川村“书香门第”的门楣上挂上了“书香门第”匾额。

  对于“书香门第”活动,家住承德市承钢行宫社区的金绍萍老人既热心,又是典型。她喜爱读书看报,把一些政策知识传播给居民们,还积极张罗公益事业。她半开玩笑地说:“老伴老吐槽我‘瞎操心’,可正是这份‘瞎操心’让我今年从众多优秀家庭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了承德市首批‘书香门第’,我干楼长已经30多年了,正是我这份‘瞎操心’让社区居民们对我倍加认可和信赖,帮他们解决了许多麻烦事。今后我还要继续‘瞎操心’让大家少操心,把‘书香门第’的优良作风传播出去,用最美夕阳红为大家多做贡献。”

关键词:乡村文明,书香门第责任编辑:杨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