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承德讯(实习记者周文颖 通讯员王东岭 丁志洁)初夏时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宝元栈乡竹字下村,青山绿水间,一垄垄黄芩新叶嫩绿,赏心悦目,不少村民正在田间忙碌。该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时生产,用辛勤劳作奏响了农业生产的希望乐章。
优化产业布局,扩大中药材产业规模
“黄芩根可入药,茎叶可制茶,现如今是咱们老百姓致富增收的‘黄金’药材。”正在田间忙碌的村民佟文燕说,“黄芩喜温暖,耐严寒,成年植株地下部分可忍受-30℃低温,特别适合在咱们北部深山区种植。”
围场宝元栈乡竹字下村村民佟文燕在观察黄芩长势。 王东岭供图
大打“山字牌”,苦念“山字经”,中药材产业已成为老百姓实现增收致富的主要抓手。“我们采取‘党员+基地’帮带贫困户的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黄芩、白鲜皮、苍术、柴胡、桔梗种植600余亩,发展金莲花种植1000亩,并引导贫困户参与种植。”宝元栈乡党委书记耿小东说。
在苍术田间,该乡农技人员为药农开出了“农技处方”:苍术幼苗期要勤除草、适当浅松土;如天气干旱,需适时灌水;苍术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易受蚜虫危害要注意病虫害防治……
创新发展理念,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
“我村种植的100余亩中药材已经成活,不仅带动了村里增收,还带动了村里贫困户参与田间管理,就近解决了部分贫困户就业问题。”竹字上村党支部书记田玉海说。
“我们中最年轻的40岁,最大的60多岁。家里的地流转出去了,有了中药材基地正好能去打工,一天挣个百十来块,心里可知足了。”该乡农户贾玉珍一边干活儿,一边笑盈盈地说到,“要不是种植药材,就我这岁数,还真难找到打工的地方。”
为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围场大力扶持发展中药材专业协会和合作社,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该县建设万亩中药材示范基地10个,打造中药材扶贫产业链。依托天原药业,建立中药材新品种选育试验基地,建立黄芩、柴胡、苍术等道地药材良种繁育示范基地。以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工企业为依托,建立中药材仿野生驯化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药制剂研发、中药新药研发、中药提取和精制等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一批现代中药材产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县域中药材和中成药品种、技术更新转化步伐。
围场宝元栈乡丰富沟村村民王忠在展示金莲花秧苗。 王东岭供图
村民王瑞骄傲地说:“农技处方有效地解决了咱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这些年苍术苗价格一直稳步上涨,市场上药材十分畅销,种植药材成为了致富的好门路。小药材大市场,让我们这些昔日的庄稼汉变身成药农,种植药材一起致富。”
坚持市场导向,推进自主品牌研发
据悉,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金莲花播种面积达2万亩,年产量2.5万吨,近2000多户农民进行种植。依托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结合金莲花产业发展布局,围场积极搭建“三级市场”平台,即生产企业为一级市场,主产区为二级市场,主产乡镇核心区为三级市场:搭建以承德天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的产业研发平台,自主研发全国独家产品“金莲花颗粒”;搭建品牌打造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和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推荐会,不断加强金莲花产业和产品宣传推介,成功打造了金莲花茶、金莲花饮片、金莲花片、金莲花颗粒4大国内外知名品牌。
围场立足当地资源,采取因地制宜的种植方式和经营模式,促进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稳步推进农民增收,被第三届京津冀产业发展大会组委会评为“河北省十大道地中药材产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