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

业界: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更好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2022-11-15 16:41:11
分享:

  日前,以“抗风险·强韧性·高质量”为主题的2022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在京召开。与会嘉宾认为,当前,我国居民金融健康整体而言有一定基础,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下一步,要发挥银行业保险业主力军作用,加强金融健康建设,提供针对性更强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金融韧性,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不仅要关注发展总量,更要关注发展质量;不仅要关注供给端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更要关注需求端每个金融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就是关注每一个个体的金融健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在会上表示,我国居民金融健康整体而言有一定的基础,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余文建建议,要提升普惠金融发展能级,探索构建金融服务的整体规划和政策框架;发挥金融机构主力军作用,为居民提供针对性更强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消费者金融健康意识,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加强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行为的良性互动,为金融健康建设营造良好的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环境;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和法律法规,为金融健康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评估评价指标体系和诊断工具,为金融健康提供科学的衡量标准。

  当前,数以亿计农村人口通过就业、入学、投亲等方式转入城镇成为新市民。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成为当前巩固提升普惠金融成效、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发力点。

  “银行业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现金融服务的时代性、创新性和普惠性。”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表示,要将新市民金融服务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一体推进;建立健全契合新市民特点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推动金融服务下沉到更多新市民群体和场景中;加强大数据及智能风控应用,将金融服务嵌入新市民的生活、就业、消费等场景,打造在线场景金融服务;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业务联动和数据信息共享,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拓宽为新市民服务的低成本资金来源;主动对接吸纳新市民较多的区域和企业,采取符合新市民群体特点,易于理解掌握的形式,加强基础金融知识宣教。

  谈及如何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党委书记单强表示,应关注数字化、绿色化、生态化和负责任四个关键词,注重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力量。在数字化方面,他建议,要运用数字技术破解普惠金融面临的老问题、新问题,避免陷入“为数字而数字”的模式;加快数字渠道无障碍升级和适老化改造,避免扩大数字鸿沟和技术性金融排斥;扎扎实实干好数据治理、流程再造、客户运营等辛苦活、基础活,避免使命飘移的倾向。

  “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普惠金融的有效补充力量、地方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服务地方实体经济作为立业之本责无旁贷,要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供给的效率和水平,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聚焦主业、规范创新是小额贷款公司抗风险、强韧性、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党委书记、会长王非强调。

  保险是“减震器”,是中低收入群体应获得的保障和享受到的金融服务之一。近年来,普惠保险在多个领域广泛开展,市场主体参与普惠保险的积极性也逐步提高,服务供给也不断深化,产品类型不断丰富。

  “尽管普惠保险整体呈现出稳定发展势头,但当前普惠保险概念比较模糊,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作用发挥得不充分,服务能力较为薄弱,监管引导和约束机制也有待于强化。”全国政协委员、原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周延礼表示,建议出台普惠性保险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建立普惠保险的统计体系,增强行业的数据基础建设;加强普惠保险的监管力度,加大对一些虚假误导宣传方面的监管,特别对推进产品标准化、通俗化、简单化,解决保护弱势群体的问题;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和协调,形成协同机制;加强普惠保险的宣传教育,加大对公众关于普惠保险的宣传力度。

  “下一步,保险行业要持续强化三农、城镇低收入、老年人、新市民、小微企业、带病人群等特殊群体的风险保障,探索普惠保险发展路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委员、秘书长商敬国认为,一方面,保险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工具,把原来不可保的不确定性的或者未知的变为可保的风险,把服务带给原来触达不到的地区或人群。另一方面,也要与相关行业开展合作,促进融合发展。

  “中小微弱群体的金融健康状态不仅是衡量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更事关整体的金融稳定和经济社会的韧性,动员广大相关机构积极参与,建设符合需求的普惠金融生态体系,以获得抵御风险的有效屏障。”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说。(来源:人民网)

关键词:金融,市场,需求责任编辑:黄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