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北京254所学校开学了,49979名高三学生重返阔别3月有余的校园,和同学们并肩开始高考前紧张繁忙的学习。
高三年级顺利开学复课,是北京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的重要标志。而复学复课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学生、家长、老师等多个群体,牵涉授课、就餐,乃至住宿等多个环节,每一项都是疫情防控的变量。某种意义上,学生重返校园的一小步,意味着疫情防控的一大步,不仅传递出战疫决胜的鲜明信号,更是在夯实全社会重回正轨的坚定信心。
做到“绝对安全”才开学并不现实。也就是说,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意识到,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疫情防控和复学复课,必须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学校作为人群密集场所,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到物资保障、应急保障,都要细之又细、严之又严。另一方面,全社会对待复学复课的态度也要更加科学理性,不能盲目乐观也不必草木皆兵,积极配合学校的各种防控举措,将之前的好举措融入日常。
就像因疫情居家期间,各位老师不论学科、不论年龄,纷纷克服“本领恐慌”上线触网打造“空中课堂”,复学复课同样有许多新的情况要面对,需要与时俱进的探索,需要因地制宜的高招。比如为了减少人员密度,很多班级可能需要切分打散;比如适应学生复课状态转变,很多课程计划可能需要增加弹性;比如避免放学路上出现聚集,错峰下课、严格“一米线”都是需要进一步细化的内容。学校和老师对自己的学生最了解,各家拿出各家的办法,一校一策、一班一策,就能最大限度实现从线上到线下的有效衔接、家庭到学校的平稳过渡。
“感动回归 蓄力前行”,这是丰台二中高三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的,这场“回归”来之不易,饱含了太多人的牺牲和付出,惟有“蓄力前行”方能不负期待,同样,在复学复课过程中不断巩固积累好的经验做法,也正是在推动我们的城市“蓄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