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承德要闻

【记者走基层】“就是想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丰宁老庙营驻村第一书记刘洪斌帮扶脱贫记事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韩朝 刘海静
2020-03-27 15:46:46
分享:

  长城网承德讯(记者韩朝 通讯员刘海静)“咱们村这么穷,我看谁来也不行。”

  “他肯定干不了多久,也就是走走过场。”

  “不能指望他能真心帮咱们脱贫致富。”

  2016年初,国家电投集团河北公司的刘洪斌来到丰宁满族自治县老庙营村任第一书记时,总能听到像这样的议论声。

  “既然接受了任务,就要扑下身子干出样子。”刘洪斌暗下决心。

  将近四年来,老庙营村的贫困发生率由最初的49%下降到0.13%,人均纯收入由2200元提高到8500元。2019年底实现整村脱贫出列,摘掉了“穷帽子”。

  敖殿良、孙臣等三十多户村民把锦旗送到了工作组:“一心为民办实事,积极作为甘奉献”“驻村帮扶办实事,情系群众解民忧”“严实作风赢称赞,真情帮扶暖民心”.....百姓的褒扬与认可就是最高的荣誉。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承德市委书记周仲明对老庙营村的脱贫事迹第三次作出批示:“国家电投河北公司驻老庙营村工作组深入山村,倾心为民,帮扶成效明显,应予充分肯定。”

刘洪斌到村民家中慰问。孙桂富 摄

  “给钱给物,不如帮建个好支部。”

  刘洪斌来到老庙营村后,第一次召开村支两委会议,压根没有几个人愿意来开会。不是说家里农活忙,就是说有事来不了。刘洪斌挨个去各委员家做工作,花了近三个小时才凑齐了开会人员。第一次开村民代表大会,约定时间两个多小时后还有人未到……

  作为一名老党员,刘洪斌深知抓好党建才是脱贫攻坚的关键。面对委员们的质疑,刘洪斌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带领驻村工作组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创新“党建+扶贫”工作机制;为流动党员建立微信群,通过微信群为他们上专题党课,打破了党组织活动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及时把“三会一课”内容和家乡的新动态传送给外出党员,让他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家乡的变化,真正让在外党员“离村不离党,流动不流学”……

  现在,哪怕是大雪天,村支两委会议都能按时召开,无人缺席。夯实了党建工作基础,不仅有效化解了干群和群众间的诸多矛盾,融合了干群关系,也提高了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从来没见过这样好的下乡干部!”

老庙营村西山上的光伏板。记者 韩朝 摄

  68岁的老人栾正羽指了指不远处山上的一排排光伏板,自豪地说:“那就是我们的光伏电站!”

  在刘洪斌驻村后召开的第一次村民代表大会上,23个村民代表共同反映:村集体多年累计欠下了债务280万元,入不敷出,村集体有点收入也被法院执行还巨额利息了。

  为了增加集体收入,刘洪斌反复思忖决定引进“光伏扶贫”项目。他先后13次组织公司技术人员上山勘察地形,8次向丰宁县委领导、镇政府领导汇报沟通,3次驱车500公里到总部汇报,最终争取到了国家电投集团河北公司捐赠的359万元,在老庙营村建设610千瓦光伏电站。每年创收80多万元,每户贫困户增加收入约3000元,改变了村集体零收入的状况,为老庙营村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刘洪斌还努力推动国家电投集团河北公司在承德区域投资1.85亿元建设2.48万千瓦光伏电站,年扶贫捐款达320万元,带动1067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刘洪斌坚持“造血式”扶贫,他积极协调引进帮扶资金,发展种植养殖多元化产业。今年以来,帮扶26户贫困户申请财政扶贫资金29万元,发展分户养殖肉牛、种植大榛子套种苍术等项目,户均年收益6000元。

  “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从来没见过这样好的下乡干部!”五保户敖殿华看到了村里的变化由衷的称赞道。

  “孩子终于上得起学了!”

  精准扶贫,最难的任务是拔除穷根,最大的愿景是改变未来。刘洪斌意识到必须坚持从源头治贫,以智力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防止返贫,不仅要让困难群众“富口袋”,还让他们“富脑袋”。

  为了让村里需要资助的39名贫困学生安心学习,刘洪斌协调承德市爱心组织,建立长效联动机制,为村内7名贫困学生资助了14000元学费。同时带头并发动国家电投集团河北公司干部职工开展了为老庙营村幼儿小学改善教学环境的“爱牵手助成长,献爱心聚希望”募捐活动,获得捐款8000元用于购买了学习用品,改善学校教学环境。在将近四年的时间里,刘洪斌为需要资助的39名贫困学生募集善款18万余元。

  “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刘书记!”老庙营村贫困户王大叔的孩子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终于圆了求学梦。

  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刘洪斌带领扶贫工作组探索“扶贫+精神脱贫”新模式,深入挖掘和传承当地的特色乡土文化,对村剧团和秧歌队进行“抢救性扶持”,筹集资金9万多元,购置了音响设备和演出服装。工作组投资12万元在村建设“扶贫爱心超市”,开展“十星农户”、“美丽庭院”、“五好家庭”、“好儿媳”等活动,通过扶德促扶贫,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激发了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

老庙营村村民正在修缮大棚。孙桂富 摄

  “修缮大棚的资金大伙放心,我马上就跟公司申请。今年必须继续经营好大棚,巩固脱贫成果!”在车库改成的临时指挥部里,老庙营村第一书记刘洪斌语气坚定地说。疫情之下,老庙营村的脱贫攻坚没有“暂停键”,在老庙营村蔬菜大棚基地和谋划的山楂种植基地里记者看到,村民们正忙着翻整土地,一张张图景,一幕幕画面,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抗疫春耕图”。

  “就是想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刘洪斌怀揣着这一初心,带领工作组,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过硬的举措,初心不改的追寻和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的点滴关切,汇聚成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实力量,成功带领老庙营村彻底脱贫。

关键词:脱贫,致富,产业责任编辑:杨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