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媒体

承德人的元宵节怎么过?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杨晓龙 张超 尹晓薇
2019-02-19 16:17:00
分享:

  

  长城网承德讯(记者杨晓龙 张超 尹晓薇)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那么承德的元宵节又有那些习俗趣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承德各地的元宵节民俗活动。张超/制作

  正月里来赏花灯

鼎盛皇家灯会。记者 杨晓龙 摄

鼎盛皇家灯会。记者 杨晓龙 摄

鼎盛皇家灯会。记者 杨晓龙 摄

  华灯初上,承德鼎盛皇家灯会大放异彩,龙腾盛世、十二生肖闹新春等美好寓意的动物、人物等造型栩栩如生。灯会以皇家文化、民俗文化为基调,将灯展、民俗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特色小吃等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人们仿佛走进了一个梦幻王国,让人流连忘返。

  承德特色民俗:二贵摔跤

二贵摔跤。隆化县网信办供图

  二贵摔跤是流传于隆化县城乡的传统民间道具舞蹈,形成于清朝道光末年(公元1820年)前后,距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表演者身背道具,在打击乐的伴奏下,一个人活灵活现地表演两个满族人摔跤的场面,表演集独特的道具、体育与艺术于一身,极具艺术魅力。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2007神奇的中国风”大型元宵灯节歌舞晚会上,来自承德避暑山庄艺术团的“二贵摔跤”艺人应邀参加了本次晚会,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再加上艺人的精彩表演,立即赢得美国观众的喜爱。

  隆化民间水族灯舞八大怪

隆化民间水族灯舞八大怪。隆化县网信办供图

  “八大怪”是隆化县特有的一种民间水族灯舞。因表演者身背王八、鲇鱼、虾米、螃蟹、蛤蟆、海螺、鲤鱼、海蚌八种水族动物(又称水怪)的道具模型而得名。“八大怪”这种具有鲜明北方民族特色的灯会,在河北省及至全国仅此一档,它不仅依附民间祭祀活动而存在,更是灯、舞表演的有机结合,深受人们的喜爱。2007年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宽城背杆

宽城背杆表演。宽城满族自治县网信办供图

宽城背杆表演。宽城满族自治县网信办供图

  宽城背杆俗称背歌,民间舞蹈,始于清朝,兴盛于民国至上世纪初期,由于当时宽城老爷庙庙会的兴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宽城背杆行头均为戏装,配乐与其他各会种不一样,打击乐分两面鼓,一面为皮鼓、一面为底鼓、苏锣、哑钹子等,演奏京剧鼓乐,唢呐吹奏只有一种曲牌《将军令》。

  滦平抡花

滦平抡花。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抡花是滦平县火斗山乡大店子村的传统民俗文化,属于民间花会中的一档,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康熙年间。2014年11月,“抡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抡花须在夜晚进行才能达到最佳视觉效果。表演时,先由3至5人慢慢摇动,出现“繁星”闪闪;接着出现“小鱼儿”飞窜;大约20分钟左右开始甩花,当火燃烧正旺时,摇动花架的速度逐渐增加,平均5人一组轮流转动,随着速度的加快,金色的铁水被一层层地甩出来,火树银花,耀眼夺目,气势磅礴,景象之美之壮观,令人惊叹。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这是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在承德市各文化部门、单位和民间团体的精心组织安排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在承德各地一一上演,为承德市民送上了丰盛的文化大餐,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从南到北,在祖国大地上形成不同的地方特色。你家乡的风俗又是什么呢?

关键词:元宵,承德,民俗责任编辑: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