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在一线 > 宽城县

宽城围绕要求突出重点助力精准脱贫

来源: 和合承德网  作者:
2018-11-29 09:44:04
分享:

  宽城满族自治县在“十五”、“十一五”期间为国家级贫困县,得益于矿山采选和板栗为主的经济林“地下地上”两大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人均“四亩果”和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于2011年国定贫困县脱贫摘帽,2015年省继扶县出列。宽城虽然脱贫摘帽,但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截至今年10月底,经过基础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和动态调整,系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1991户6185人(不含单标人口295户964人),其中无劳动能力和因病因残致贫比例达到81.1%。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突出“做强产业保增收、增加岗位促就业、完善基础优环境、政策兜底守底线、驻村帮扶促实效”五个重点,以贫困县标准补短板、强弱项,啃硬骨头、打歼灭战,年初市下达减贫任务5505人,经过市县初验,今年退出贫困村29个、贫困户1973户6059人。

  发展扶贫产业。制定出台了“5+1+ N”(5”即5个扶贫产业,“1”即就业扶贫,“N”即多重保障措施)政策体系,强化奖补引领,突出培育板栗、特色种养、光伏、微工厂、休闲旅游等五个扶贫产业,带动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在板栗产业上,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根据板栗合作社内贫困户数量和经营面积奖补有机肥、割草机等投入品,带动贫困户1712户5494人,户均增收1200元以上。在种养产业上,通过产业奖补、龙头企业订单生产和兜底收购,覆盖贫困户1546户4947人,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在光伏产业上,重点解决群众自筹资金难问题,宽城满族自治县财政每户增加补贴6500元并给予政府借款3500元,户均年获益3000元以上,已覆盖贫困户1221户,明年实现全覆盖。在微工厂上,已建立微工厂7家,覆盖贫困户80户85人,户均增收11000元以上。在休闲旅游上,已培育旅游扶贫村5个,覆盖贫困户26户71人,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拓宽增收渠道。宽城的贫困人口大多为无劳动能力和半劳动能力人员。为解决这部分人口增收问题,宽城满族自治县通过设立公益岗、企业安置、社保兜底等方式拓展增收渠道。与生态扶贫有机结合,争取生态护林员指标594名,全部安排为贫困人口,年工资性收入达到8000元。积极开发村级公益岗位,累计设置保洁员、监督员、巡河员、临时护林员等贫困就业岗位904个,岗位补贴每人每年2400元。借助“百企帮百村”行动,就近安置到企业务工475人,人均年工资增收17000元以上。政策兜底增收,落实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机制,农村低保最低水平由每人每年3500元提高到3900元,575户低保贫困户和92户五保贫困户实现应保就保。通过以上措施,保证了每户都有工资性收入或低保五保收入人员。

  加大危房改造投入。经鉴定统计,宽城满族自治县“四类重点对象”危房存量2852户,其中贫困户1127户。由于上级补贴少,贫困户筹措资金压力大、缺口大,为推动住房安全问题尽快解决到位,今年起对D级危房改造县财政增加补助1万元/户,标准提高到3万元/户;对C级危房改造县财政增加补助2000元/户,标准提高到8000元/户;贫困重度肢体类残疾人家庭在上述标准基础上每户又增加补助6000元,并集中发力开展了农村危房改造“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对于特殊困难家庭由帮扶企业和帮扶部门兜底解决资金和物资缺口;对于无劳动能力贫困户由村级组织工程队统一施工改造。今年以来改造危房2085户,其中贫困户1018户,剩余危改任务计划明年六月底前全部完成。

  落实“四重”保障。针对因病致贫问题突出的实际,宽城满族自治县在强化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全面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的基础上,由县财政出资142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商业保险,落实“第四重”保障,并在县、中两院设立保险报销专门窗口,实现“一站式”即时结算报销。今年1—10月,宽城满族自治县定点医疗机构累计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1.9万人次,医保报销7885.4万元,医疗救助3250.8万元,商业保险报销32.6万元,患者自付比9.3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宽城地处燕山深山区,农村道路等级低,基础设施欠账多。为补齐短板,宽城满族自治县着力实施了基础设施攻坚战。实施了农村道路三年攻坚行动,累计完成投资17.5亿元,实施农村公路新改建项目9个、大中修项目3个。成功入列首批全国100个小康用电示范县,实施了总投资2.3亿元的电力项目73个。筹资1亿元,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启动了3个中心镇和10个重点村的污水治理项目,8个乡镇、100个行政村实现环卫一体化,全面补齐了36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欠账,“6项硬性指标”全面达标。

关键词:宽城,精准脱贫责任编辑: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