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落后的根源在于青训。青训是中国足球改革的基础,也是中国足球发展和振兴的战略基石,事关中国足球的未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足协党委书记杜兆才说。
4日至5日,中国足协召集各方代表在武汉举行现场办公会,大家贡献了各地开展青训的智慧,助力中国足球青训一体化设计。
中国足协:“五系一体、两心一赛”
杜兆才介绍,近年来,中国足协全面深化足球青训体系改革,加快构建“五系一体、两心一赛”的中国特色足球青训体系。“五系一体”是指建立健全“省区体育局青训体系、城市青训体系、职业俱乐部青训体系、体教结合校园青训体系、社会俱乐部青训体系”五大青训体系为一体的多元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两心”是指加快建设国内、国际两类青训中心,“一赛”是指做大做强青超联赛。
目前,全国青训中心已有29个;首个国际青训中心落户捷克,并已选址西班牙马德里、巴西圣保罗和美国洛杉矶(女足)再建3个国际青训中心;2019年初,将在香河国家足球训练基地成立国家足球青训学院,构建“青训中心-全国大区青训学院-国家足球青训学院”三级青训专业培养体系;建立青训总监制度;选聘优秀外教赴各地青训中心从事青训,1名外教配置3名中方教练,既训练了青少年球员,又培养了国内教练。
武汉:“四位一体”
武汉是中国足球重镇,继2012年成为全国首批五个足球改革试点城市后,今年5月又被中国足协确定为足球改革试点之一。
此次现场办公会选址武汉、中国足协与武汉市政府签约共建国家青少年足球队就与武汉在青训方面的先进做法有关。
武汉市体育局局长王沈顺介绍,武汉的做法一是抓顶层设计,把推动、落实足球改革发展列入武汉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市委改革办将足球改革列入今年全市重点改革任务,由市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牵头督办推进落实。
二是抓体教结合。市教育局安排市级校园足球活动专项经费,用于购买服务。在每个区设立不少于1个区级训练营,为有潜质的学生提供免费集训。
针对场地匮乏这一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因素,武汉区级青训中心代表、万松园路小学体育教师邓世俊介绍,他们引用国际足联草根足球节理念,采用分组教学法,利用设备将场地分割成若干块,在一节足球课中将技术练习、身体机能和比赛交替进行。
三是抓精英培养。按照“区级、大区、市级”三级青训体系,每年选拔校园足球优秀苗子进入区级青训中心进行系统训练,优秀者选送到大区青训中心进行强化训练,再经选拔后输送到市级青训中心,由从西班牙聘请的高水平教练团队进行拔高培养。从2015年开始,对选拔出的孩子进行系统化、国际化培养,比如与尚文地产合作每年成建制向海外派送一支球队,每个队在海外训练5年。
四是抓资源整合。如深化与湖北省足协的合作,实现男足由双方共建,开展良性竞争;女足由武汉市独建,进行错位发展。
北有延边南有梅州
延边州政府副秘书长孙国介绍,作为“足球之乡”,延边职业球员本土化率达70%,延边籍足球运动员遍及国内职业赛场。
延边州小学、初中足球教学课每周保证4课时,国家级足球特色校每周至少开设1节理论课和8节训练课。按照男子U7-U12六个单年龄段,由特色校推荐,县市青训中心选拔,确定每年龄段至少20名优秀人才,每县市6个年龄段计120余人,全州8个县市共1000余人,利用周末,分上下午,开展集中训练。
梅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黄伟华表示,梅州经过近8年努力,打通了三级青训人才输送通道。一是省专业队通道。梅州每年都有一批优秀青训球员入选相应年龄段的省专业队,近年共向省队输送近30名队员。二是职业俱乐部梯队通道。一方面,2013年开始招生的梅县富力足球学校与荷兰阿贾克斯俱乐部合作培育足球精英,五华中德足球学校基本建成;另一方面,梅州3家职业俱乐部稳步发展,同时国内多家职业俱乐部常年引进梅州青训球员。三是足球高等学院通道。目前,嘉应学院运动训练(足球)本科专业品牌效应初显,富力足校与德国科隆体育学院合办足球学院(本科)筹备工作有序推进。
杜兆才说,“北有延边、南有梅州”,延边通过浓厚的足球文化带动了青少年足球普及和发展;梅州青少年足球已探索出一条国际化发展道路;大连刚刚召开了足球振兴座谈会,足球工作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江苏在足球青训特别是女足方面取得佳绩、积累了宝贵经验。
他表示,对于青训,政府要发挥好引导作用,体教两家要打破壁垒,深度融合,形成“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企业要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市场活力。足球青训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