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

多地筹资化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作者:
2018-11-03 16:28:09
分享:

  当前,无论是地方政府的风险共济发展基金,还是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均是一种缓释风险的市场机制安排,只能暂时缓解资产负债压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问题,还需切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实现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的互相促进、和谐共生

  近一段时间以来,A股市场股权质押融资所导致的风险凸显出来,尤其是大股东股票质押风险尤为严峻。一些经营状况尚不错的民营上市公司陷入流动性困境,甚至影响了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为迅速化解股权质押风险,一场硬仗正在打响。目前,不少地方政府纷纷从股权和债权两方面入手,设立专项基金,“驰援”上市公司。

  地方国资出手纾困

  近期股市不稳,原因很多,其一就是存在一些市场技术性因素。比如,在个股股价下调过程中出现了被动减仓的现象,这主要就指股权质押。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股东所持股权,可直接作为抵押物,去银行、券商等机构贷款。尽管质押时,股权都是打7折,甚至是对折,但是今年以来,股市非理性下跌,不少股票触及强制平仓线,被机构抛售。

  公司股价本已岌岌可危,再来一大笔抛压,股价更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当这种情况不再是一个点,而是形成面的时候,股票质押风险就凸显了。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市场非理性下跌时,优胜劣汰机制就难以发挥作用。如果让一大批优质上市公司因股权质押风险而倒下去,不仅对实体经济是一种伤害,而且又会加大市场的恐慌情绪。

  10月19日,金融高层齐发声,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用资金驰援上市企业。上交所、深交所和中国基金业协会等也发出多个具体方案,疏解股权质押风险。

  深圳市政府最早行动。据悉,深圳已设立专项工作小组,安排数百亿元的专项资金,负责统筹协调化解辖内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事宜。目前,其“风险共济”资金已经到位。

  10月26日,首单纾困专项债券在深交所成功簿记发行: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018年纾困专项债券最终发行规模为10亿元,专项股权投资资金将通过商业化原则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实现一定比例的规模放大。

  北京紧随其后。北京海淀区依照“市场化原则为主、坚持一企一策”的要求,对遇到困难的重点企业提供支持帮扶,举措包括帮助海淀区股票质押风险较高的上市公司化解风险;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民营上市公司困难时期给予更多的实质性资金融通支持。据了解,北京其他辖区将复制海淀的做法,在化解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票质押风险上给予支持。同时,在北京海淀发起设立规模达百亿元纾困基金的基础上,北京市政府有意向再配置1倍至2倍资金给予支持,这意味着基金规模或将达到300亿元。

  成都、广州、佛山、顺德、东莞也都在近期加快行动,推进国资驰援纾困事宜。随着政策积极鼓励多方力量参与化解股权质押风险,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稳定市场预期。

  支持上市公司有原则

  国资驰援,效果明显。深圳首批获“驰援”企业已陆续落地,资本市场报以“涨”声。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政府“风险共济”发展基金是通过一级市场直接修复企业资产负债表,为企业注入现金流,直接有效地解决企业财务问题,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当然,市场也很关心,地方政府“风险共济”发展基金,救谁不救谁,如何选择?深圳市提出了“三原则”。深圳提出,被“驰援”具体对象由深圳高新投等管理机构按照市场机制和专业判断自行遴选,但需要满足三类条件:

  第一,必须是在深圳市工商登记注册的实体经济领域优质A股上市公司,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和现代供应链等领域的上市公司。第二,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第三,实际控制人无重大违法违规和重大失信记录。

  据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北京的纾困原则是“救急不救穷”。重要原则和前提,是救那些基本面没有问题、只是流动性出现问题的优质上市公司。这些公司陷入流动性困境,当然有自己只顾埋头耕地、没有抬头看天的原因,但也有市场原因。股市大幅波动,市场失灵。这个时候,政府必须果断出手,不能犹豫。当然,一旦市场恢复了,也需要用市场化方式退出。所以,现在驰援也只是临时措施,而不是长期措施。解决民企融资难问题,长期措施是靠各种长效机制的建立。

  刘锋告诉记者,一方面,从短期来看需要帮助一批真正优质的企业渡过难关。地方政府探索的以风险共济为特色的发展基金模式值得肯定,以期恢复市场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状况的信心。另一方面,还要利用短期对优质企业风险共济安排所撬动的时间空间,尽快实施体制机制层面的改革深化措施,以重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改善直接融资是关键

  我国企业债务高企与金融模式一直以间接金融为主有着直接关联。因此,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是降低实体经济杠杆率、缓解实体融资困境的关键一招。

  10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市场化方式帮助缓解企业融资难。

  据悉,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是由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提供部分初始资金,由专业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担保增信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暂时遇到困难,但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同时,人民银行积极支持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及债券信用增进公司等机构,在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的基础上,运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等多种手段,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改善营商环境、督导民营企业规范经营中的作用。

  刘锋告诉记者,虽然企业通过债券融资与银行信贷、股权质押等方式一样,仍属于债权融资性质,并不改变企业融资结构,但市场化的债券融资相对而言其成本可控。企业若无法通过债券市场进行市场化债权融资,必然求助成本更加高昂的高息借贷途径。因此,为企业提供一个稳定且成本可控的债券融资渠道十分必要。通过发行债券企业可置换其他高成本债务,实现降本增效、转型升级、优化债务结构。本次推出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工具对于完善市场化的债券融资渠道具有重大意义。

  专家表示,债券市场作为直接融资渠道和信贷替代工具,是融资结构优化的关键一环。应进一步加快债市扩容,建设和完善各类分级债券市场,充分发挥债券市场对企业融资的支持作用。

  无论是地方政府的风险共济发展基金,还是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均是一种缓释风险的市场机制安排,都是帮助实体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更加合适的成本获得有效融资支持,以缓解资产负债压力。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问题,还需切实推进以要素分配机制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实现金融市场、实体经济的互相促进、和谐共生。

关键词:债券融资,股权质押责任编辑: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