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守着一点薄田艰苦维持生计,多亏了政府暖心的扶贫政策和驻村工作组的产业帮扶,才让我得以脱贫!如果没有发展产业,日子也不会越过越有盼头。”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朝阳湾镇小拨村村民杨玉丰高兴地告诉笔者。
小拨村位于围场东北方向30公里处,是省级贫困村。自从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驻村工作队来到之后,帮助该村扎实开展“产业帮带”。去年驻村工作组提出以“村民集体所有、贫困村民入股”方式,投入资金300万元,支持建设一座5000吨马铃薯存储窖,贫困户可以先存储待价销售,还可以解决一些村民的就业。去年5月,马铃薯存储窖完成租地手续,破土动工,建成后,交给村里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既盘活了村集体资产,又拓宽了贫困户收入来源。
“治疗贫血,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扶贫脱贫,重要的是创收项目,必须把提升贫困农民的‘自我造血’能力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突破口!”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刘永春说,建窖用地是非耕地(沙窝地),可以让6户贫困户挣到租金(每亩地800元)。5000吨马铃薯存储窖可用工60多人,男工每年收入达1.2万元至2万元,女工年收入可达8000多元,贫困户可在窖里打工,增加了收入,实现稳定脱贫。去年9月20日,马铃薯存储窖建成投用,经过公开竞标,以年租金28万元出租,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8万元,实现了当年建成、当年见效。
围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燕山太行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全省确定的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为如期实现脱贫出列,该县围绕“在精准上作文章、在实效上下苦功、在小康上见成效”的要求,通过层级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压实帮扶责任、因地制宜制定帮扶政策和措施、规范扶贫工作管理制度等方式,绘制精准扶贫“路线图”。
目前,围场全县仍有159个贫困村4.3万名贫困人口,其中深度贫困村22个,贫困程度较深,脱贫难度大。为实现精准脱贫,围场安排全县159个贫困村第一书记、37个乡镇党委书记、89个县直重点任务部门一把手深入扶贫一线。全力实施“到户产业+扶贫”模式,帮助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户牵线搭桥,扶持其发展林果业、食用菌、中药材、马铃薯等到户产业项目,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贫困群众稳脱贫。
围场实施“乡村旅游+扶贫”行动。计划投入乡村旅游资金500余万元,围绕旅发大会重大历史契机,着眼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统筹推进,持续打造精品片区10个,积极推进汇源木兰公社、皇家猎苑小镇、御道河谷、民族文化产业园等重点旅游康养项目建设,发展万家客栈180户以上,以6个特色小镇为重点建成一批具有围场文化引力、民族魅力、发展活力的特色旅游村,重点培育2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大力扶持300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生态是围场最大的优势,是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最好资源。围场深入实施生态扶贫系列工程,创新推广林上产果、林中旅游、林下间作、护林造林“一林生四财”生态扶贫模式,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辐射带动30余个乡镇2万余人实现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