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县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承德县始终把培养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提升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和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力量,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跨越发展计划,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紧盯坚持开展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的科技型企业,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目前,累计培养高新技术企业9家,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23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领头羊”作用初步显现。
系统工程助推
提高创新驱动“向心力”
制定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承德县的决定》 《关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1+7系列政策,实施“三大工程”,千方百计帮助科技型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以高新区建设为平台,通过政府奖励、引入第三方服务等方式,鼓励引导企业积极申报自主知识产权,设立研发机构,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深入实施了苗圃、雏鹰、科技小巨人项目,通过孵化一批、创办一批、引进一批、转型一批、提升一批的方式,全县年均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以上;立足既有产业体系,大力植入新兴产业促转型。以引进的“大龙头”德鸣大数据产业园项目为依托,拓展延伸投资300亿元、占地3.6平方公里,集数据清洗交易、电子商务、软件开发、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大数据小镇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并入选全省首批30个特色小镇,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和“风向标”。目前,大数据小镇正在积极申报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重点为国内外各类客户提供高标准、定制化及相关增值服务,打造环京国家级“互联网+”数据平台;针对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等企业关注的重点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与深入企业一对一现场指导等形式,每年邀请省市知识产权局和第三方中介机构有关专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效率。2015年以来,累计申请、授权各类专利203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32件,企业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显著提升。
孵化平台支撑
完善创新要素“聚合力”
从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入手,为高新技术企业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从完善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设立研发中心、打造众创空间等方面入手,着力打造三大孵化平台,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吸引力和聚集力。园区孵化平台。在高新区六沟园区投资4.2亿元建设16万平方米的全市首家科技孵化园,已入驻尾矿综合利用新材料、高铁声屏障制造、铱格斯曼飞机零部件制造等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催生转型发展呈现强劲态势。企业孵化平台。加快企业科技研发中心建设,采取择优组建一批、重点培育一批、组织认定一批的方式,先后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4家,实现了高新技术企业全覆盖。众创孵化平台。盘活存量资源,利用闲置房屋和商业设施等创办众创空间。支持众创空间建设和发展,对入驻科技型企业达到20家以上的给予30—50万元的资金奖励。目前,全县市级以上众创空间3家,其中省备案1家,省备案星创天地3家。同时积极引进天津凯利达跨境大数据集团运营的国家级众创空间,引进天津25家创新创业团队,通过探索服务创业者及小微企业发展新模式,引进科技型中华小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政策红利加码
完善创新供给“生态圈”
制定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创发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创新性承德县的决定》,充分发挥政策在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的促进作用,打造创新发展的生力军。三年来,县财政对科技投入累计达到8187万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1.2%。加强人才培养。深入实施“双引双育”工程,通过对来县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给予一定生活补贴、住房补贴及个人所得税“五免五减半”等方式,积极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打造人才后备力量。目前,培养省级创新团队4个,省级科技创新精英3人。加强校企合作。针对企业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先后帮助天成科技、河北北塑、可得电子、京天科技等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大学院校所有针对性地对接,为企业引进创新人才20人,引进转化科技成果11项,帮助企业谋划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2个,争取省级以上科技专项资金1182万元实现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强化金融服务。立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实际,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等方式,千方百计帮扶持企业发展。3年来累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46.9亿元。引导帮助鼎信自动化、德盛检测、河北北塑等企业与东吴证券、连讯证券等证券公司合作对接,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目前,已成功助推天成印业、双承科技、金瑞名邦钢结构3家企业在“新三板”和区域股权市场挂牌,其中,天成印业是全市首家“新三板”挂牌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直接为企业融资3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