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父母?高三毕业生“千言绝命书”敲响警钟
导语:高三毕业生小斯在失联3天后,遗体在达州市渠县的渠江河面上被找到。生前曾借来同学的手机在QQ空间内发布了多条“说说”,诉说自己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其中最长的一条长达2800余字。最终留下一句“我真的要自杀”,这成了他的“绝命书”。 高三毕业生“千言绝命书”太沉重 “责之切”未必就能传递“爱之深” 刚刚高考完毕的小斯,还来不及憧憬未来的大学校园生活,即让正值青春韶华的生命戛然而止,不仅带给父母无尽的痛,更让当下社会反思:以爱的名义一味放纵孩子,固然难免品尝“失控”之苦,然过犹不及的“责之切”,也未必就能传递给孩子以“爱之深”的感触。或许,不堪心理“重负”的小斯,以这样一种让人们猝不及防的方式,给类似信奉“打是严、骂是爱”的家庭教育观念,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无需质疑小斯父母对他的爱。这个在小斯记忆中“小时候生活不好”的家庭,却不遗余力把它送到收费不菲的私立名校达州外国语学校读初中。在小斯向大学冲刺的高中阶段,全家甚至不惜蜷缩在学校附近租来的一间旧房里,就只为“每天给他做饭”。或许是希望孩子今后能比自己过得更好,以及因之而来的过高期望值,让这对父母把对小斯的“爱之深”,更多地表现为过度的“责之切”,从而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譬如,在小斯的记忆里,自小就只有挨打受骂的份:吃饭打嗝被打,夹菜姿势不对被打,甚至想吃一盒奶也被打出鼻血,就算考试得了98分,因不是满分,照样一顿臭骂。即便后来发奋考上了达州外国语学校,第一次月考获全校73名,也被母亲一句“才73名”的不满语气气得大哭。显然,正是父母这种太过极端的“责之切”,滋生了小斯的逆反心理,以至于“故意不学习,考差点”,以此来与父母对抗。 小斯的悲剧与其心理“重负”有关 现在看来,小斯之所以寻短见,有很多触发因素,譬如,缘于与父母的对抗,很可能属于有意而为的高考成绩不理想,让人生的路愈加模糊;其后同学AA制聚餐无钱支付的尴尬,则近乎在其本已脆弱的心狠击一掌;而失踪当日不愿随父亲上车售票再被责骂,无疑成为了压垮小斯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真正的“元凶”,却是小斯心中一直无法卸下的“重负”,以及长期“重负”之下日渐崩溃的脆弱心理。 据小斯的同学说,除个别好朋友外,小斯其实很内向。从他的“说说”中也可看出,他把内心的情感,都包裹得紧紧的,而无处释放。这种处于自我保护、自我封闭状态的“心理”,导致其无法与父母对话,更谈不上敞开心扉。因而,走不进孩子内心深处的父母照旧我行我素,而对父母以“责”示“爱”本就反感的小斯则将这种情绪累积于心。久而久之,一旦再遭遇足以摧垮心灵的某些外部刺激,则很容易处于危险的临界应激状态,导致不理智行为的发生。 应该说,小斯的悲剧,有其性格缺陷的因素,也与其心理“重负”相关。究其原因,小斯父母长期过于偏激的“责骂”教育方式难辞其咎。诚然,我们并不怀疑其父母“责之切”缘于“爱之深”,但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不仅是严师,更应成为益友。再小的孩子也有人格,需要尊重。爱要有度,严更不等于一味责骂。只有做到与孩子知心、交心,才能让爱传递,并形成心灵“共振”,从而让孩子感受到这种爱。而出现似小斯这样自言“感觉不到父母的爱”、乃至长期“不开心,不顺心”的孩子,无疑是一个家庭传递爱的失败,足以让相似的家庭警醒。 “千言绝命书”为青少年教育敲响警钟 高压教育方式当慎用 从小斯零零碎碎的留言中可以看出,他曾经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孩子,一直都想当一个好学生。但好像不管他怎么努力,学习成绩多么优秀,总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他考试得了98分还被父亲骂,月考得了全校73名遭母亲泼冷水,拿到了一等奖学金,父母也以耽误学习为由没有履行买电脑的承诺。 在这种高压教育下,小斯越来越自卑,越来越自闭,甚至有些自暴自弃,开始不好好学习,不好好考试,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起父母的关心和重视。可是换来的依旧是父亲的一通训斥。 相信小斯的父母是真的希望孩子好,希望他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这不正是中国家长的共同心愿吗? 为了孩子好,做父母的省吃俭用,从小就拼起跑线,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特长班,恨不把孩子所有的时间都用学习塞满。为了孩子好,父母不让孩子看电视,不准他们玩电脑,不准他们放学后到外面玩,凡与学习无关事情一律禁止。殊不知,正是这种高压教育方式最终压垮了像“小斯们”。 可以理解做父母的那一颗颗“望子成龙”心。但别忘了,孩子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需要童趣,需要放松,需要休息。除学习之外,他们的内心世界更需要父母的关心。可悲如小斯,如果父母能早点发现他在网上留下的那些轻生文字,事情或许不至如此。可怜如小斯,父母让他觉得悲伤,他把悲伤留给父母,但愿类似的悲剧不再上演。 亲子相处之道当学习 家长们大都无法领会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历程,一方面父母容易低估孩子的心理发展成熟程度,而错把三观已逐渐明晰的中学生仍视为不懂事的小孩,担忧其不知事、不明理,还抱着童稚时期的“游戏”观对待学业,所以耳提面命,所以施加压力,所以报以“挫折教育”催逼孩子“成熟”起来。另一方面,父母忽视了孩子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当今应试教育情境下,学生学业压力、升学压力不断增大,在学校,学生忙着提升学习成绩,处理师生、同学间的关系,期盼回家后能享受片刻的安宁与温暖,可到家以后还可能会感受到来自父母压力,如报道中的小斯父亲,让小斯好好学习,不要浪费他的钱。 长期的沟通失调,让孩子在父母期盼与内心阴影的张力撕扯下,心理负担沉重,又苦于无处排解,极易酿成苦果:轻则深深的压抑停留心底,重则给一个家庭带来长久的伤痛。 孩子可能无法理解为人父母的无以言表的温爱,那么就请父母对孩子更坦诚一些,告诉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切对你的期盼不过是希望你能更好,但在父母心中,没有什么比你的存在这件事本身更为重要的了,你能开心就是父母最大最基本的愿望。警钟长鸣,莫待悲剧已成事实,空悲切。 家长应当反思“怎样做父母” 做个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是容易的,只要生理上没有什么障碍就行。但是,做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父母,就不容易了,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就更难了。但是,有的人以为,自己有了孩子,就天然地获得了教训孩子的资格,好像教孩子是一件不需要学习的事情。一些家长自己不学习、不自省,很随意、很任性地对待孩子,却不知道自己给孩子的内心世界带来黑暗,掐灭了孩子对生活的希望,最终导致悲惨的结局,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人不是只有吃饱穿暖就够了,人有自尊的需要,情感的需要。特别是未成年人,他还没有能力建立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家庭、父母是他唯一的精神庇护和情感源泉。当他长期不能从父母那里获得最基本的情感支持和精神庇护时,他的世界就坍塌了,他与世界的联系就会断裂。很不幸的是,很多父母并不懂得自己的孩子,也不懂得自己的行为会在孩子身上产生什么影响。他们和自己的孩子在一个锅里吃饭,在一所房子里睡觉,但是,他们和孩子活在两个世界里,很少交集、交融。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他们不知道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说到这里,不知道应该更同情小斯,还是应该更同情他的父母。如果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有充分的爱和温暖,他们还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吗?对许多父母来说,似乎有了孩子,就等于有了打骂孩子的权力。 小斯父亲抱怨孩子给自己添累赘的情绪,只有在一种前提下会产生:生育不是父母自觉的、深思熟虑之后的负责任的行为。许多父母有这个习惯:经常向孩子诉说养育的辛苦,让孩子觉得自己欠了父母的。当孩子对自己的出生充满了负罪感时,而出生又不是可以由他自由选择的,这种被强加的负罪感就变得无法逃脱,这时,他对幸福就无感了! 小斯的临终告白,值得已经做了父母和准备做父母的人们认真读一读,如果同时再读一读鲁迅的《我们怎样做父母》一文,就更好了。 (据人民网、钱江晚报、红网等综合) |
关键词:高三毕业生,千言绝命书,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