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承德频道欢迎您
承德网群: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承德频道>>承德新闻

承德市着力打造燕山中药材产业核心示范区

来源:和合承德网 作者: 2015-11-16 10:49:33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也是发展国家大健康产业的重要基础。

  承德作为中药材资源大市,如何做强中药产业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文化传承问题。

  今年以来,我市以着力打造燕山中药材经济核心示范区为重点,全力开拓中药种植领域,让广袤的山野田地成为“点草成金”的一片片“沃土”,把致富的希望植入到农民心中。目前,全市中草药种植面积已达58万亩。形成北方最大的中草药生产基地。

  市委书记、市长周仲明在调研后强调,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立足基础资源优势,瞄准主导产业,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强化技术依托,全力打造国家驰名商标等知名品牌,实现“舞龙头、带龙身”,为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作为全省中药产业上档升级战略中的一项重大工程,燕山中药材经济核心示范区以打造“正宗国医、道地药材”为目标,实现中药材种植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不仅将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提升至一个新档次,更为燕山地区乃至全省探索一条可示范、可学习、可推广的路子。

  是传统,也是朝阳

  ——产业发展之势锐不可当

  “中医中药即将迎来发展的大机遇,市场需求必将急剧攀升!”

  当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传遍神州,如同是在承德中药材产业圈子里刮起了一阵飓风。

  大自然赋予了承德种植中药材的天然优势——半湿润半干旱大陆型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适宜中草药种植,且产出品质好。

  大自然也给了承德一座中药材的宝库——已查明的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达670种,名贵药材20多种,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达58万亩,涉及八县90余个乡镇;“热河黄芩”在全国享有盛誉,北苍术、关黄柏、山桃仁、北豆根等药材均为中药生产企业和中药饮片的主要品种……发展中药材产业,承德优势资源数不胜数。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伟大进程中,承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把中药材产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点之一,努力建设北京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科研成果转化的试验示范区、企业外迁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不可否认,作为传统行业,也是朝阳产业,中药产业是承德实现协同发展、绿色崛起的必然选择。

  市委书记、市长周仲明就加快中药材产业、改善和净化生态环境提出重要意见。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的承德市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从2014年开始,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以担保和贴息等形式扶持中药材新型经营主体,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应,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注入资金活力。

  特别是2014年9月29日,省政府领导张庆伟、沈小平以及时任副省长的孙士彬同志对承德市政府呈报的《河北省燕山(滦平)中药材经济核心示范区建设方案》做出了重要批示。省政府相继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协调省农业、卫生等13个部门给予大力度政策扶持。示范区建设由此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承德中药材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省农业厅厅长魏百刚在实地调研后指出,滦平是京津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是北方道地药材生产的最佳适宜生产区之一。

  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我市迅速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中药村示范区的要求,由市农牧局牵头,利用四个月时间,深入谋划、精心准备,通过组织专家实地考察与商讨,最终确定在滦平县金沟屯镇下营子村,依托承德久财农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建设。

  至此,燕山(滦平)中药材经济核心示范区的成功落地,正式开启了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以科技为内核,用文化作外包,上档升级、提速发展的历史征程。

  “2015年的春夏季节,是让下营子村民们最为忙碌,也是最开眼界的日子。园区内百草生辉、清香逸远,黄芩、知母、红花、黄柏、苦参等51种中药材构成了一副风情长卷,并延展出‘农业+工业’、‘农业+旅游’、‘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前瞻性、时尚化的现代农情景观。”市农牧局局长张学东告诉记者。

  示范区建设以来,集中各方力量,通过打造试验示范、标准化种植、产地加工、旅游观光养生等四大板块以及科技研发、标准化生产、质量可追溯、市场营销等四大体系,燕山(滦平)中药材经济核心示范区已初具规模,并拉动滦平县新增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生态化种植面积5.18万多亩。

  今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新增10万亩,达到58万亩。按照规划,到2020年底,承德中药材种植力争达到100万亩,将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

  是龙头,更是引领

  ——基地建设打造全国最优

  初冬的季节,燕山中药材经济核心示范区的沟谷内,依然机械轰鸣,钩机、铲车和运渣土的车辆鱼贯而行。

  “这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药研究所所长黄璐琦提出,示范园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合作共建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实验实习基地’。”

  示范区技术综合指导组副组长、市蔬菜站站长王玉宏告诉记者,黄璐琦在园区调研后表示,从一片荒土地到弥漫满园的百草药香,他惊讶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他当即表示,中医科学院将全力扶助园区发展并持续投资,打造集中药材种植实验、示范、品质选育的全国开放性的试验平台,全力把这里建设成为国际性中药材生产、研发、示范基地。

  是什么让黄璐琦教授如此笃定?

  站在矗立药王孙思邈塑像的观景平台上远远望去,示范区四面环山,两道山沟之间,漫山遍野地开垦出了能种植中草药的“梯田”,尽管有的地块并不齐整,却从侧面反映出土地整理不能完全动用大型机械,全靠人工开垦的艰辛程度。

  这个占地1100余亩的中药材种植园区现已完成投资3000余万元,共分为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区、标准化种植示范区、科技研发中心、产地初加工区、观光休闲区。其中,在多元化板块种植上,山坡地975亩,遍植山桃、黄芪、黄芩、北苍术四个品种;山下200亩平地作为试验田,种植了51个北方道地药材品种,突出优良品种选育、标准化种植示范。

  发展中医药产业,需要科技支撑。市农牧局抽调科技精英,组成专家团队,常年吃住基层,干在一线。围绕“一切工作均围绕示范区建设而开展”的工作理念,专业技术服务小组从春夏季节的播种、除草,到秋冬季节的收获、总结、推广,他们无一不亲自过问、经手。最忙的春夏季节,他们连续64天不回家,与农民同吃同住,硬生生地晒成了11个“黑人”。

  市农牧局局长、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张学东,市农牧局副调研员、技术综合指导组组长刘树新在工作之余到示范区指导工作开展,仅今年就10多次到示范区蹲点,亲自和农民一块儿干活,与其他队员同吃一锅饭。

  市蔬菜站站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的王玉宏五·一小长假不仅没回家,还把市园林局工作的爱人一起带到了示范区,帮忙搞园区景观规划,妻子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打动,在家突发急病被人送进医院及时救治才脱离生命危险,却始终没有主动告诉妻子;市经作站站长王英俊长期痛风仍坚持下地干活;两次被农业部派驻非洲的援建专家王建,为了示范区建设,毅然放弃了第三次出国工作的机会;张田野亲自下地带头干活,手把手带出了不少农民种植能手,省经作站领导第二次到园区视察时,竟然因为他被晒得太黑走到跟前都没认出他来。

  谈到未来,专家组的同志们眼中闪烁着希冀的光芒。在这里,将要建成中国北方中药材科技研发中心,开展道地大宗药材的引种驯化、种子种苗繁育、中药材保健品精深加工、中药材质量控制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材集团科技部等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挖掘中医药产业的文化传承功能,发展创意农业;国家、省、市、县四级技术服务专家团队整合力量开展中药材技术研究、技术集成和科技创新,为燕山地区中药材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提供开放式技术服务。

  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建成一个既属于承德、更面向全国的、开放性的试验平台,建设成为国际性中药材生产、研发、示范基地。

  有奉献,才有收获

  ——人才优势筑起丰收之望

  “接地气、有作为”,这是驻守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们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展现。

  在《市农牧局中草药科技创新与技术集成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进展》的汇报片中,一个蹲在正在田间耕作的农用机械车辆后面的“老农民”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且看他一边两手紧紧扒住机械,一边低头仔细查看机械工作成效,似乎一个颠簸就能把他从车上翻下去,别提多危险了。

  “他是市农机推广站站长王占华,技术组工程机械设备创新的一把好手。”说起王占华,大家一致竖起大拇指。

  原来,根据当地地理条件,中草药种植需要耪出“垅台”开展小高畦种植,但现有的农用机械并不能实现耕作。为了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王占华主动到生产厂家调研、亲自研究改装农机具,实现了旋耕、起垄作畦一体化的操作目标。

  不仅在农机具创新方面,技术小组通过近一年的研究,制定并通过了桔梗、黄芪、黄芩、射干四个技术规程,将作为承德市地方标准指导更多中草药种植大户增收致富。同时,他们还制定了板蓝根、苦参、丹参、知母、红花等42个中药材栽培技术要点,创新出旱作节水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套种谷物、路边间作、梯田坡地再利用等方法,让土地不断“生金”。

  这些成绩的取得,源自于农牧局专门抽调11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一个专家团队。

  “让科技专家走进田间地头,让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渗透到传统农业中,这是推动产业提档升级,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市农牧局局长张学东表示。

  这个团队中,有9人是高级职称,他们彻底脱离单位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中药材产业发展中来,全年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进行项目研究、科技推广、指导示范,长期吃住在农村,有家不能回,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

  农机推广站站长王占华是家中长子,为了工作把83岁的老母亲送回了承德县老家,连母亲寿诞也没赶回去祝寿;种子站站长张明坤的爱人做护士工作三班倒,孩子时常没人照顾;54岁的马秀英是技术小组里的老大姐,她血压高,长期吃药,但坚持每天下地干活,还主动替大伙做一天三餐饭,十分辛苦;徐鹏年轻却家庭重任在肩,他在孩子不满4个月就离开家来到这里;付星是第一次蹲点,她的孩子还刚满周岁,有几次往回家打电话,听到孩子一声声叫“妈妈”,却不能亲手抱抱孩子……

  付出即是收获。种植规模化、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品种专业化、加工精细化、文化品牌化,是燕山(滦平)中药材经济核心示范区留给记者的深刻印象。这里必将成为承德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新动力。

关键词:承德,中药材,示范区

责任编辑:赵少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