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保障房让城市低收入家庭走进“春天”
有了家生活才有盼头
最开始听说保障房这一政策时,陈立娟和李艳双都没有抱什么希望。“对于政策,我们最初都模棱两可,自己的日子虽然过得紧巴,但总不好意思和政府张嘴。” 让陈立娟和李艳双意外又感动的是,社区居委会一直在关注着他们,“没想到社区会主动找到我们,还帮着申请到了这么好的房子。小区位置特别好,出门走5分钟就是早市,出了小区就是公交站点,附近学校、医院一应俱全,很方便。” 宽城县的刘井松这些日子也特别开心:“前几天我参加了摇号仪式,分到新楼了。”刘井松的妻子常年体弱多病,女儿还在读小学,靠刘井松一人打些零散小工维持生计,“过去我们一家3口挤在两间租来的瓦房里,尤其到了冬天家里挂上棉门帘、生上炉子都暖和不起来。”如今,他抽到宽城瑞丰家园的一套50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自感幸运的他高兴地对记者说,“这下好了,年前我们就能搬进楼房了,肯定能过个高兴年。” 同样在今年搬入新居的还有兴隆县的于秀凤,这位40多岁的单亲母亲,在搬进廉租房之前,每个月200元钱的房租真让她有些承受不起。今年年初,于秀凤也申请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在双桥区碧峰门棚户区改造小区,记者看到,房屋地净窗明,几名工人正在整修休闲场所,一些住户带着小孩在游玩。在这居住已有两年的刘民宗告诉记者,“以前一家4口住在不到30平方米的房间,屋里没有上下水,上一次厕所得跑几百米。现在是两室一厅,冬天室温20多度,舒心!” 在双峰碧境小区,记者还走访了另一家廉租房住户。12月17日下午,记者一进李艳双的家门,温暖的气息就迎面扑来。 环顾李艳双的家,整洁的床铺、素雅的落地窗帘,暖暖的阳光透过阳台玻璃洒进卧室,客厅里雪白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她亲手粘贴的水晶画,不到50平方米的房子被她装扮得整洁而温馨。 2001年以前,李艳双一家四口生活在老家赤峰的农村。儿子出生的那年家里几乎颗粒无收,一家人便辗转到承德,开始靠丈夫打零工为生。 2005年,他们取得了承德户口,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承德人。 “以前我们一直租平房住,夏天漏雨、冬天为了防寒还得用塑料布把窗户都包裹起来。每年冬天光生炉子就得要两吨多煤,得花2000多元。” 今年年初,李艳双一家在社区的帮助下申请到了廉租房,一家人彻底结束了平房时代。“女儿平时在内蒙上技校,放假回家我们这一室一厅的小家就分成了男女生宿舍。和很多人家比起来,房子虽不宽敞,但和我们原来的居住条件相比,简直好太多了,不光有了方便干净的卫生间,做饭也用上了天然气。到了冬天屋里特别暖和,取暖费才1000多元,比生炉子便宜多了!” 李艳双赤峰老家的妹妹听说姐姐住上了楼房,上个月一家人还专门来承德呆了一星期。“他们从来没住过楼房,看到我过得越来越好,不光为我高兴还羡慕我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
关键词:承德 |